颊上三毫的解释

颊上三毫的解释
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同“颊上三毛”。解释
jiá shàng sān háo拼音
清·张岱《石匮书自序》:“至其论赞,则淡淡数语,非颊上三毫,则睛中一画。”出处
頰上三毫繁体
jssh简拼
ㄐㄧㄚˊ ㄕㄤˋ ㄙㄢ ㄏㄠˊ注音
四字成语字数
中性成语色彩
作宾语;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用法
偏正式成语结构
古代成语年代
颊上三毛近义
幼闻故老传先生(史湘浦)轶事,可异焉。颊上三毫,匪遂正相,而神以传也。 ★清·史震林《西清散记》卷一例子

《颊上三毫》包含的汉字

  • 颊(頰)jiá脸的两侧:脸颊。双颊。颊上添毫(喻文章精心润色,描写生动)。笔画数:12;部首:页;笔顺编号:143134132534
  • 上shàng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去,到:上街。向前进:冲上去。增加:上水。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涂:上药。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拧紧发条:上弦。登载,记:上账。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1”的高音。下上shǎng ㄕㄤˇ〔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下下笔画数:3;部首:一;笔顺编号:211
  • 三sān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笔画数:3;部首:一;笔顺编号:111
  • 毫háo细长而尖的毛:毫毛。毫发(f?)。毫末(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丝毫。指毛笔:挥毫。毫素。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头毫。二毫。中国市制计量单位,十毫等于一厘(长度、地积、重量单位);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面积单位)。方言,货币单位,角、毛。数量极少,一点儿(限用于否定式):毫不费力。毫无二致。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毫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千分之一。)笔画数:11;部首:毛;笔顺编号:41251453115

网友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