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奔西走的解释

东奔西走的解释
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解释
dōng bēn xī zǒu拼音
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出处
東奔西走繁体
dbxz简拼
ㄉㄨㄙ ㄅㄣ ㄒㄧ ㄗㄡˇ注音
常用成语程度
四字成语字数
贬义成语色彩
作谓语、定语;指到处奔波用法
联合式成语结构
古代成语年代
东奔西跑 萍踪浪迹 浪迹天涯近义
强如在中国东奔西走,受尽腌臜的气。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回例子
drive from pillar to pillar翻译
奔,不能读作“bèn”。正音

《东奔西走》包含的汉字

  • 东(東)dōng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姓。西笔画数:5;部首:一;笔顺编号:15234
  • 奔bēn急走,跑:奔跑。奔驰。奔突(横冲直撞;奔驰)。奔流。奔腾。奔忙。奔波(劳苦奔走)。奔放(疾驰。喻气势雄伟,不受拘束)。私奔(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奔bèn直往,趋向:投奔。奔东走。他都奔六十了(将近六十岁)。为某种目的而尽力去做:奔命。笔画数:8;部首:大;笔顺编号:13412132
  • 西
    西xī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西学。西画。西餐。西医。姓。westWestern中东笔画数:6;部首:覀;笔顺编号:125351
  • 走zǒu行:走路。走步。往来:走亲戚。移动:走向(延伸的方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往来运送:走信。走私。离去:走开。刚走。出走。经过:走账。走内线。走后门。透漏出去,超越范围:走气(漏气)。失去原样:走形。走样。古代指奔跑:走马。不胫而走。仆人,“我”的谦辞: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走走。”)。笔画数:7;部首:走;笔顺编号:1212134

网友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