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衣冠的解释

沐猴衣冠的解释
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同“沐猴而冠”。解释
mù hóu yī guàn拼音
《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出处
mhyg简拼
ㄇㄨˋ ㄏㄡˊ ㄧˋ ㄍㄨㄢ注音
四字成语字数
贬义成语色彩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面兽心的人用法
紧缩式成语结构
古代成语年代
沐猴而冠 木猴而冠 沐猴冠冕近义
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马襟裙之材。 ★明·无名氏《十探子》第二折例子
来源:简编版
  1. 沐猴,即猕猴。猕猴学人穿衣戴帽,终究还是只猴子。讥讽徒具衣冠,却不脱粗鄙本性。《孤本元明杂剧.十探子.第二折》:「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襟裾之材。」
来源:修订版
  1. 义参「沐猴而冠」。见「沐猴而冠」条。
  2. 此处所列为「沐猴而冠」之典源,提供参考。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沛公已去,闲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1>沐猴2>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注解〕 (1) 楚人:楚国人,在这里暗指项羽。楚,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 (2) 沐猴:猕猴。猴好拭面如沐,故称。〔参考资料〕另可参考:《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项籍》
  3. 此处所列为「沐猴而冠」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据《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载,西楚霸王项羽率兵进入秦国首都咸阳后,屠杀城里的百姓,杀害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并且放火烧掉宫殿,然后带著到处搜括而来的财货、珍宝和妇女要回故乡去。这时有人跟项羽建议:「关中这个地方,山河四面围绕,是天然屏障,土地肥沃丰饶,首都建在这里可以称霸中原。」项羽看到秦宫殿都已经烧毁,心里又想念故乡,就回答说:「人富贵了不回故乡,就好像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外出,谁看得到?」那个人就背地里对人说:「听说项羽这个人,就像个性急躁的猕猴学人穿戴冠帽,没有远见成不了大事,现在看来果然是真的。」结果话传到项羽的耳里,就把那个人捉来烹煮。后来「沐猴而冠」被用来指性情急躁的猕猴学人穿戴冠帽。亦用来比喻人虚有表象,却不脱粗鄙的本质,没有远见。除此之外,古来对这句成语另有一解,认为因为猕猴性子急躁,不能若人久著冠带,用来比喻人的性情急躁。
来源:成语典

《沐猴衣冠》包含的汉字

  • 沐mù洗头发:沐浴。栉风沐雨(喻辛苦奔波,饱经风雨)。润泽,或受润泽:沐恩。古代官员休假:沐日。休沐。整治:助之沐椁。米汁。姓。笔画数:7;部首:氵;笔顺编号:4411234
  • 猴hóu哺乳动物,种类很多,行动灵活,好群居:猴子。猿猴。猴戏。猴头。猴拳。猴枣(中医指猕猴内脏的结石)。喻机灵的人:猴儿精。方言,乖巧,机敏(多指孩子)。笔画数:12;部首:犭;笔顺编号:353325131134
  • 衣yī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衣服。衣着(zhu?)。衣冠。衣架。衣锦还(hu俷 )乡。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衣。糖衣。肠衣。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姓。笔画数:6;部首:衣;笔顺编号:413534
  • 冠guān帽子: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冠guàn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冠。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冠军。姓。笔画数:9;部首:冖;笔顺编号:451135124

网友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