摽梅之年的解释

摽梅之年的解释
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有时也指男子婚配的年龄。解释
biào méi zhī nián拼音
《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出处
摽楳之年繁体
bmzn简拼
四字成语字数
中性成语色彩
作宾语;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用法
偏正式成语结构
古代成语年代
凭一年纪,尚不曾娶,也是男子摽梅之候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四回例子
来源:简编版
  1. 摽梅,梅子成熟后从树上掉落。「摽梅之年」指梅子落地之时,比喻女子已到待嫁年龄。如:「她已过摽梅之年,终于动了成家的念头,和男友论及婚嫁。」
来源:修订版
  1. 摽梅,梅子从树上掉落。摽梅之年指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
来源:成语典

《摽梅之年》包含的汉字

  • 摽biào紧紧地捆绑物体使其相连:椅子腿活动了,用铁丝摽住。比着:摽着劲干。用胳膊紧紧地钩住:他俩摽着胳膊走。亲近,依附(多含贬义):他们摽在一块儿。落:摽梅。打,击:“长木之毙,无不摽也”。捶胸的样子:“静言思之,寤辟有摽”。摽biāo ㄅㄧㄠˉ挥之使动:“曹子摽剑而去之”。高扬:“摽然若秋云之远”。古同“标”,标榜。笔画数:14;部首:扌;笔顺编号:12112522111234
  • 梅méi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梅花。梅子。姓。笔画数:11;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3155414
  • 之zhī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往,到:“吾欲之南海”。笔画数:3;部首:丶;笔顺编号:454
  • 年nián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年。三年五载。每年的:年会。年鉴。年利。年薪。一年的开始:年节。新年。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画。年礼。年货。时期,时代:近年。年华。年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年限。年深日久。收成:年成。年景。年谨。荒年。岁数:年纪。年事(岁数)。年高。年轮。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年。童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年兄。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姓。ageannualNew Yearyear笔画数:6;部首:干;笔顺编号:311212

网友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