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跋扈的解释

飞扬跋扈的解释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解释
fēi yáng bá hù拼音
《北史·齐高祖纪》:“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出处
飛揚跋扈繁体
fybh简拼
ㄈㄟ ㄧㄤˊ ㄅㄚˊ ㄏㄨˋ注音
常用成语程度
四字成语字数
贬义成语色彩
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人很骄横用法
联合式成语结构
古代成语年代
盛气凌人近义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唐·杜甫《赠李白》诗例子
become powerful and intransigent翻译
大风卷走羊圈谜语
扈,不能读作“yì”。正音
跋,不能写作“拔”。变形
来源:简编版
  1. 意气举动洒脱,不受常轨约束。唐.杜甫〈赠李白〉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2. 态度蛮横放肆,放纵霸道不遵循法度。《聊斋志异.卷一○.席方平》:「飞扬跋扈,狗脸生六月之霜;隳突叫号,虎威断九衢之路。」也作「跋扈飞扬」。
来源:修订版
  1. 跋扈,形容人傲慢蛮横。「飞扬跋扈」则形容态度蛮横放纵,不受约束。#语出《北齐书.卷二.神武帝纪下》。△「飞扬跋扈」
  2. #《北齐书.卷二.神武帝纪下》侯景素轻世子,尝谓司马子如曰:「王在,吾不敢有异,王无,吾不能与鲜卑小儿共事。」子如掩其口。至是,世子为神武书召景。景先与神武约,得书,书背微点,乃来。书至,无点,景不至,又闻神武疾,遂拥兵自固。神武谓世子曰:「我虽疾,尔面更有余忧色,何也?」世子未对。又问曰:「岂非忧侯景叛耶?」曰:「然。」神武曰:「景1>专制2>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顾我能养,岂为汝驾御也!今四方未定,勿遽发哀。厍狄干鲜卑老公,斛律金敕勒老公,并性遒直,终不负汝。可朱浑道元、刘丰生远来投我,必无异心。贺拔焉过儿朴实无罪过。潘相乐本作道人,心和厚,汝兄弟当得其力。韩轨少戆,宜宽借之。彭相乐心腹难得,宜防护之。少堪敌侯景者唯有慕容绍宗,我故不贵之,留以与汝,宜深加殊礼,委以经略。」 〔注解〕 (1) 景:侯景(?∼西元552),字万景。南朝梁朔方人。善骑射。初仕魏,后降于梁武帝,封为河南王。后篡梁自立为汉帝,为王僧辩等讨平。 (2) 专制:独权统治。〔参考资料〕 另可参考:《北史.卷六.齐高祖神武帝本纪》
  3. 「飞扬跋扈」这句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在《北齐书.卷二.神武帝纪下》已用来形容侯景。南北朝时,北朝东魏侯景向来不把高欢的儿子高澄放在眼里,还说:「王在,我不敢有异心,如果王不在,我就不能和那些不懂事的小孩共事!」后来高欢病重,跟儿子高澄说:「侯景在河南独权统治十四年,一向蛮横放纵,不受约束,为了防止他变故,我死后,要秘不发丧,以稳定情势。厍(ㄕㄜˋ)狄干、斛律金、慕容绍宗等人,可以委以重任。之前没有重用他们,是想留给你去任用,这样,他们就会感念你的知遇之恩,而忠心报答。」高欢死后,高澄遵照父亲的指示,秘不发丧,又重用厍狄干、斛律金、慕容绍家等人。后来侯景因与高澄不合,于是背叛东魏,投降西魏,后又改降南方的梁朝,被封为河南王,但竟又篡梁自立为帝。侯景果然是个「飞扬跋扈」的人。
来源:成语典

《飞扬跋扈》包含的汉字

  • 飞(飛)fēi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跃。飞鸟。在空中运动:飞雪。火箭飞向太空。形容极快:飞驶。飞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极,特别地:刀子飞快。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飞语。像架在空中的形状:飞桥。飞阁。感情的表达与传递:飞眼。笔画数:3;部首:飞;笔顺编号:534
  • 扬(揚)yáng簸动,向上播散:扬水。扬场(ch俷g )。扬汤止沸。高举,向上:扬手。扬帆。趾高气扬。扬眉吐气。在空中飘动:飘扬。称颂,传播:扬言。扬威。颂扬。扬弃。扬名。姓。抑笔画数:6;部首:扌;笔顺编号:121533
  • 跋bá翻山越岭:跋涉。踩,践踏:跋前踬后(喻进退两难)。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跋文。跋语。序跋。笔画数:12;部首:足;笔顺编号:251212113544
  • 扈hù随从:扈从。扈驾(随从帝王的车驾)。披,带:“扈江离与辟芷兮”。姓。笔画数:11;部首:户;笔顺编号:4513251521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