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文缛节的解释

虚文缛节的解释
文、节:旧指礼节、仪式;缛:繁重。繁琐、不切实际的的礼节或仪式。也比喻繁琐且不必要的手续。解释
xū wén rù jié拼音
宋·苏轼《上圆丘合祭六议》:“议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出处
xwrj简拼
四字成语字数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用法
虚文缛礼近义
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俗上过渡时代也。 ★清·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例子

《虚文缛节》包含的汉字

  • 虚xū空:虚无。虚实。虚度。虚名。虚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虚。乘虚而入。不真实的:虚伪。虚假(ji?)。虚妄。虚惊。虚夸。虚构。虚传。虚张声势。内心怯懦:做贼心虚。不自满:虚心。谦虚。虚怀若谷(喻对人十分谦虚)。抽象的:虚词。衰弱:虚弱。虚胖。虚汗。虚脱。气虚。血虚。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古同“墟”,大丘。古同“圩”,集市。实笔画数:11;部首:虍;笔顺编号:21531522431
  • 文wén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刺画花纹:文身。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温和:文火。文静。文雅。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专指社会科学:文科。掩饰:文过饰非。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姓。白武笔画数:4;部首:文;笔顺编号:4134
  • 缛(縟)rù繁密的彩饰。繁多,繁重,繁琐:缛礼。繁文缛节。古同“褥”。笔画数:13;部首:纟;笔顺编号:5511311534124
  • 节(節)jié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礼度:礼节。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略去,简略:节选。节录。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姓。节(節)jiē ㄐㄧㄝˉ〔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節)骨”读轻声)。笔画数:5;部首:艹;笔顺编号:12252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