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公灭私的解释

徇公灭私的解释
指尽忠于国家民众之事而弃置个人私利。解释
xùn gōng miè sī拼音
唐·白居易《与薛苹诏》:“卿勤王之节,徇公灭私;事主之诚,移忠资孝。”出处
xgms简拼
四字成语字数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用法
徇公忘己近义
  1. 为国家或民众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唐.白居易〈与薛苹诏〉:「卿勤王之节,徇公灭私;事主之诚,移忠资孝。」也作「徇公忘己」。
来源:修订版
  1. 为国家或民众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唐˙白居易˙与薛苹诏:卿勤王之节,徇公灭私;事主之诚,移忠资孝。亦作徇公忘己。
来源:成语典

《徇公灭私》包含的汉字

  • 徇xùn顺从,曲从:徇私(为了私情而做不合法的事)。徇情(徇私)。同“殉”①。对众宣示。笔画数:9;部首:彳;笔顺编号:332352511
  • 公gōng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雄性的:公母。公畜。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姓。母私婆笔画数:4;部首:八;笔顺编号:3454
  • 灭(滅)miè火熄:熄灭。消失,丧失:灭口。灭亡。不可磨灭。灭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淹没:灭顶之灾。亡明着笔画数:5;部首:火;笔顺编号:14334
  • 私sī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私人。私有。私见。私仇。私情。私营。私欲。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私自。私刑。私货。走私。私生子。暗地里:私议。私奔。隐私。窃窃私语。公笔画数:7;部首:禾;笔顺编号:312345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