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过遂非的解释

文过遂非的解释
掩饰过失,顺随错误。解释
wén guò suí fēi拼音
宋·苏轼《论时政状》:“而近日之事,乃有文过遂非之风,此臣之所以愤懑太息而不能已也。”出处
文過遂非繁体
wgsf简拼
ㄨㄣˊ ㄍㄨㄛˋ ㄙㄨㄟˋ ㄈㄟ注音
一般成语程度
四字成语字数
中性成语色彩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用法
联合式成语结构
古代成语年代
文过饰非近义
来源:简编版
  1. 对过失加以掩饰而不求改正。宋.苏轼〈再上皇帝书〉:「人皆谓陛下圣明神武,必能徙义修慝以致太平,而近日之事,乃有文过遂非之风,此臣所以愤懑太息而不能已也。」
来源:修订版
  1. 义参「文过饰非」。见「文过饰非」条。
  2. 此处所列为「文过饰非」之典源,提供参考。 1、「文过」:《论语.子张》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1>。」 〔注解〕 (1) 文:音ㄨㄣˋ,掩饰。 2、「饰非」:《庄子.盗跖》柳下季曰:「先生言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听父之诏,弟不受兄之教,虽今先生之辩,将奈之何哉!且跖1>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距敌2>,辩足以饰3>非,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易辱人以言。先生必无往。」 〔注解〕 (1) 跖:盗跖,生卒年不详。柳下季的弟弟,春秋时的大盗,生性暴虐,横行天下。跖,音ㄓˊ。 (2) 距敌:抗敌。距,通「拒」。 (3) 饰:遮掩、伪装。
  3. 此处所列为「文过饰非」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文过饰非」系由「文过」和「饰非」二语组合而成。「文过」是出自《论语.子张》。卜商,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为孔子弟子,擅长文学、孔门诗学。根据《论语》的记载,他曾经说过:「无德智修养、人格卑劣的人犯了错,不但不知道改进,还会企图掩饰他的过失。」「饰非」则是出自《庄子.盗跖》。孔子和柳下季是朋友,有一天孔子跟他说:「当父亲的必定会告诫自己的孩子,身为兄长的也一定会教导自己的弟弟,引导他们走向正途。假如这些都做不到,那么就不用注重父子兄弟之间的亲情了。今天,你是有才德的人,弟弟盗跖却是个为害天下的大盗,不能教导他引他走向正道,我替你感到羞愧。我自愿替你当说客去劝劝他。」柳下季就回答说:「当为人晚辈不听父兄的劝戒时,即使像先生您这么能言善辩,又能拿他怎样呢!况且盗跖的为人,思想灵敏犹如喷涌的泉水,情绪变化起伏就像骤起的狂风,飘忽不定,力量强大可以抵抗敌人的攻击,口齿伶俐足以遮掩自己的过失,顺他的心意就高兴,不顺心就生气,而且容易用话来侮辱人。您就不用去了。」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文过饰非」这句成语,用来指掩饰过失、错误。
来源:成语典

《文过遂非》包含的汉字

  • 文wén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刺画花纹:文身。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温和:文火。文静。文雅。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专指社会科学:文科。掩饰:文过饰非。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姓。白武笔画数:4;部首:文;笔顺编号:4134
  • 过(過)guò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超出:过于。过度(d?)。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刵g )。过剩。过犹不及。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错误:过错。记过。功过(過)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过。用过。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过来。走过去。功过(過)guō姓。功笔画数:6;部首:辶;笔顺编号:124454
  • 遂suì顺,如意:遂心。遂愿。成功,实现:未遂。功成名遂。于是,就:服药后头痛遂止。通达:“何往而不遂”。进,荐:“不能退,不能遂”。笔画数:12;部首:辶;笔顺编号:431353334454
  • 非fēi不,不是:非凡。非法。非分(f坣 )。非礼。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不对,过失:痛改前非。文过饰非。习非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非看这本书。责怪,反对:非难(n刵 )。非议。无可厚非。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非。西非。是笔画数:8;部首:非;笔顺编号:21112111

网友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