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偷铃的解释

掩耳偷铃的解释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掩耳盗钟”。解释
yǎn ěr tōu líng拼音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难道他掩耳偷铃,则待要见世生苗。”出处
掩耳婾鈴繁体
yetl简拼
ㄧㄢˇ ㄦˇ ㄊㄡ ㄌㄧㄥˊ注音
一般成语程度
四字成语字数
贬义成语色彩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欺欺人用法
偏正式成语结构
古代成语年代
掩耳盗铃 掩耳盗钟近义
姐姐何必部他,他自掩耳偷铃,好似失心疯的一般。 ★《天雨花》第四回例子
来源:简编版
  1. 比喻自欺欺人。参见「盗钟掩耳」条。《五灯会元.卷一六.净众梵言首座》:「国师恁么道,大似掩耳偷铃,何故?」
来源:修订版
  1. 义参「掩耳盗铃」。见「掩耳盗铃」条。
  2. 此处所列为「掩耳盗铃」之典源,提供参考。 《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荆成、齐庄,不自知而杀;吴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灭;晋惠公、赵括,不自知而虏;钻荼、庞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败莫大于不自知。范氏1>之亡也,百姓有得钟2>者,欲负3>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4>毁之,钟况然5>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6>。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为人主而恶闻其过,非犹此也。 〔注解〕 (1) 范氏:范吉射,春秋时晋卿,生卒年不详。范武子后代,后为智伯所灭。 (2) 钟:同「钟」,古代一种中空,用铜或铁制成之打击乐器。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五.辨误》:「谚有『掩耳偷铃』,非铃也,钟也。」 (3) 负:以肩背物。 (4) 椎:音ㄓㄨㄟ。敲打东西之器具。 (5) 况然:状声词,敲钟时所发出之声音。 (6) 遽揜其耳:急忙掩住耳朵。遽,音ㄐㄩˋ,急忙。揜,音|ㄢˇ,通「掩」,遮盖。
  3. 此处所列为「掩耳盗铃」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掩耳盗铃」之「铃」,典源作「钟」。「钟」同「钟」。春秋时,晋国的范吉射被智伯消灭后,有人在他家中看到一口钟,想把他偷走。可是这钟实在是太大了,根本无法背走,于是就打算把钟敲碎后再一块一块的拿走。可是一动手敲,钟便发出洪亮的响声。他怕这钟声会引来他人的抢夺,于是急忙将自己双耳摀住,以为这样自己听不见,那么别人也就听不到了。后来这个愚蠢行为的故事被浓缩成「掩耳盗铃」,用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且妄想借以瞒骗他人。出现「掩耳盗铃」的书证如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列朝.朝觐官进献》:「夫既曰官银,那有无碍之理,真掩耳盗铃也。」然而从古书里的记载,却不难看出早期文献的「铃」都是作「钟」,例如北齐.刘昼《刘子.卷二.慎独》用的就是「盗钟掩耳」,《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又省作「盗钟」。
来源:成语典

《掩耳偷铃》包含的汉字

  • 掩yǎn遮蔽,遮盖:掩护。掩体。掩饰。掩映。掩盖。掩蔽。掩埋。掩人耳目。瑕不掩瑜。藏瑕掩疵。关,合:掩闭。掩门。掩卷。门、窗、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掩了手。乘人不备而袭击或捉拿:掩杀。掩击。掩袭。笔画数:11;部首:扌;笔顺编号:12113425115
  •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 偷tōu窃取,趁人不知时拿人东西:偷窃。偷吃。小偷儿(t島r )。行动瞒着人:偷偷。偷看。偷听。偷渡。偷袭。偷税。偷天换日(喻暗中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以欺骗别人)。抽出时间:偷空儿。偷暇。偷闲。苟且:偷安。偷生。偷幸。偷合苟容(苟且迎合别人的意思以求容身。亦称“偷合取容”)。盗窃笔画数:11;部首:亻;笔顺编号:32341251122
  • 铃(鈴)líng用金属做成的响器,形式不一:铃铛。铃钹。铃铎。按铃。电铃。车铃。像铃的东西:哑铃。棉铃。笔画数:10;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34454

网友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