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之交的解释

忘年之交的解释
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解释
wàng nián zhī jiāo拼音
《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出处
wnzj简拼
常用成语程度
四字成语字数
中性成语色彩
作宾语;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的朋友用法
偏正式成语结构
古代成语年代
忘年交 忘年之好 忘年之契近义
陈泰叹服曰:“公料敌如神,蜀兵何足虑哉!”于是陈泰与邓艾结为忘年之交。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例子
friendship between generations翻译
三谱未记庚谜语
来源:简编版
  1. 不拘年岁行辈而结交为友。《梁书.卷三四.张缅传》:「初未与缵遇,便虚相推重,因为忘年之交。」《三国演义》第一一一回:「陈泰叹服曰:『公料敌如神,蜀兵何足虑哉!』于是陈泰与邓艾结为忘年之交。」也作「忘年交」、「忘年之好」、「忘年之契」。
来源:修订版
  1. 不拘年岁行辈而结交为友。#语本晋.张隐《文士传》。△「尔汝之交」
  2. #晋.张隐《文士传》(据《太平御览.卷四○九.人事部五○.交友四》引)1>祢衡2>与孔融3>作尔汝之交4>时,衡未满二十,融已五十。重衡才秀,忘年5>也。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宋书.卷六二.张敷列传》。 (2) 祢衡:字正平,生卒年不详,东汉平原人。有辩才,善属文,气刚傲,尝骂曹操,后为黄祖所杀。 (3) 孔融:西元153∼208,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有俊才,为建安七子之一,汉献帝时为北海相,世称孔北海;立学校,表儒术,后拜大中大夫,为曹操所杀。 (4) 尔汝之交:两人不拘礼俗,直接以尔汝相称。比喻亲密交情。见「尔汝之交」。 (5) 忘年:不分年龄而相交。〔参考资料〕 《宋书.卷六二.张敷列传》琅邪颜延之书吊茂度曰:「贤弟子少履贞规,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薄莫之人,冀其方见慰说,岂谓中年,奄为长往,闻问悼心,有兼□痛。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另可参考:《后汉书.卷八○.文苑列传下.祢衡》
  3. 「忘年之交」是指两人交往,忘记年纪的差距而成为好朋友。在晋朝张隐所写的《文士传》曾提到祢衡祢衡和孔融结交为好友时时候,祢衡未满二十岁,孔融已五十岁了。正是因为孔融看重祢衡的人才,所以愿意为忘年之交。后来「忘年之交」成为一个成语,用来指不拘年岁行辈而结交为友。
来源:成语典

《忘年之交》包含的汉字

  • 忘wàng不记得,遗漏:忘记。忘却。忘怀。忘我。忘情。忘乎所以。记笔画数:7;部首:心;笔顺编号:4154544
  • 年nián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年。三年五载。每年的:年会。年鉴。年利。年薪。一年的开始:年节。新年。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画。年礼。年货。时期,时代:近年。年华。年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年限。年深日久。收成:年成。年景。年谨。荒年。岁数:年纪。年事(岁数)。年高。年轮。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年。童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年兄。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姓。ageannualNew Yearyear笔画数:6;部首:干;笔顺编号:311212
  • 之zhī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往,到:“吾欲之南海”。笔画数:3;部首:丶;笔顺编号:454
  • 交jiāo付托,付给:交活儿。交卷。交差。相错,接合:交点。交界。交错。交相。交辉。交响乐。互相来往联系:交流。交易。交涉。与人相友好:交朋友。交契。一齐,同时:交并。交作。风雨交加。两性和合:性交。杂交。同“跤”。接笔画数:6;部首:亠;笔顺编号:413434

网友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