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上之音的解释

濮上之音的解释
濮上:春秋时卫地,青年男女常歌舞幽会于其地。用以指靡靡之音。解释
pú shàng zhī yīn拼音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出处
pszy简拼
四字成语字数
作宾语;指不好的音乐用法
靡靡之音近义
请不要沉湎于这濮上之音。例子

《濮上之音》包含的汉字

  • 濮pú〔濮阳〕地名,在中国河南省。姓。笔画数:17;部首:氵;笔顺编号:44132224314311134
  • 上shàng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去,到:上街。向前进:冲上去。增加:上水。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涂:上药。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拧紧发条:上弦。登载,记:上账。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1”的高音。下上shǎng ㄕㄤˇ〔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下下笔画数:3;部首:一;笔顺编号:211
  • 之zhī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往,到:“吾欲之南海”。笔画数:3;部首:丶;笔顺编号:454
  • 1 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声~。~乐(yuè)。~律。~色。~量。~区。~韵。~像。~容(声音、容貌)。弦外之~。2 信息,消息:~信。佳~。~讯。

网友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