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无成的解释

百事无成的解释
犹言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没成功。解释
bǎi shì wú chéng拼音
唐·刘禹锡《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诗:“更将何面上春台,百事无成老又催。”出处
百事無成繁体
bswc简拼
常用成语程度
四字成语字数
贬义成语色彩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毫无成就用法
主谓式成语结构
古代成语年代
一事无成近义
来源:简编版
  1. 什么事也没做成。唐.刘禹锡〈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诗:「更将何面上春台,百事无成老又催。」
来源:修订版
  1. 义参「一事无成」。见「一事无成」条。
  2. 此处所列为「一事无成」之典源,提供参考。 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诗(据《全唐诗.卷四四六.白居易》引)鬓毛不觉白毵毵1>,一事无成百不堪2>。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注解〕 (1) 毵毵:音ㄙㄢ ㄙㄢ,毛发细长的样子。 (2) 堪:能忍受,能承受。
  3. 此处所列为「一事无成」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唐代诗人白居易和元稹是好朋友,经常诗文往返,联络感情。这首〈除夜寄微之〉诗,就是白居易寄给元稹的一首诗。诗中,白居易在除夕团圆的夜晚,感叹起自己年纪老大,两旁鬓发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斑白细长,却连一件事没做成,令他十分难于承受。「一事无成」从此常被引用,或指一件事也没做成,或指事业毫无成就。
来源:成语典

《百事无成》包含的汉字

  • 百bǎi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喻很多: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塶g )。笔画数:6;部首:白;笔顺编号:132511
  • 事shì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职业:谋事(指找职业)。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服侍:事父母。笔画数:8;部首:亅;笔顺编号:12515112
  • 无(無)wú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有笔画数:4;部首:一;笔顺编号:1135
  • 成chéng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变为:长成。变成。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噄 )月。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十分之一:增产三成。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姓。败笔画数:6;部首:戈;笔顺编号:135534

网友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