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忾同仇的解释
全体一致痛恨敌人。解释
dí kài tóng chóu拼音
《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出处
敵愾同讎繁体
dktc简拼
ㄉㄧˊ ㄎㄞˋ ㄊㄨㄙˊ ㄔㄡˊ注音
四字成语字数
中性成语色彩
作谓语;指一致痛恨敌人用法
联合式成语结构
古代成语年代
同仇敌忾近义
如蒙皇上乾纲立断,速谕停工,天下臣民,知皇上有卧薪尝胆之思,必共振敌忾同仇之气。 ★《清史稿·李宗羲传》例子
A common danger causes common action翻译
- 共同抱著愤恨心情,齐心同力抵御敌人。【例】国难当前,惟有全民敌忾同仇,才能度过难关。
- 共同抱著愤恨心情,齐心同力抵御敌人。参见「同仇敌忾」条。《清史稿.卷四二六.李宗羲传》:「天下臣民,知皇上有卧薪尝胆之思,必共振敌忾同仇之气。」
- 义参「同仇敌忾」。见「同仇敌忾」条。
- 此处所列为「同仇敌忾」之典源,提供参考。 1、「同仇」:《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1>。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2>。 〔注解〕 (1) 同袍:战袍共同穿用。表示与民同欲。 (2) 同仇:一起征伐仇敌。表示与民同怨。 2、「敌忾」:《左传.文公四年》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荅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诸侯敌王所忾1>而献其功,王于是乎赐之彤2>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觉报宴3>。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 〔注解〕 (1) 敌王所忾:诸侯们一致抵御天子痛恨的人。忾,音ㄎㄞˋ,愤恨。 (2) 彤:赤红色。 (3) 以觉报宴:为表彰功劳而以宴乐酬赏。觉,音ㄐㄩㄝˊ,表明。
- 此处所列为「同仇敌忾」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同仇敌忾」系由「同仇」及「敌忾」二语组合而成。「同仇」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内容是说:即使没有足够的衣服,仍然可以共穿战袍,整理武器,一起杀敌。描述了慷慨赴战的志气,反映战士之间的友谊,从穿衣到杀敌,都愿意患难与共。「敌忾」则是出自《左传.文公四年》,内容叙述宁武子婉转批评了鲁国僭用天子的歌乐。卫国的宁武子到鲁国访问,文公设宴款待,席间文公命乐工们演奏〈湛露〉和〈彤弓〉两首诗歌。宁武子没有辞谢,也没有赋诗应和,按当时的外交礼节而言,是很失礼的。于是文公派管理礼宾事务的官员私下探问原因,宁武子说:「我以为那两首诗歌是乐工为了练习而演奏的,因为它们是演奏于天子的宴会。以前诸侯在正月时,前往京师向天子朝贺,天子设宴奏乐,此时赋〈湛露〉,就表示诸侯愿意共同抵御天子所痛恨的人,为天子效命。天子因此赐给他们红色和黑色的弓、箭,以彰显他们的功劳,并设宴乐酬赏。现在我只是奉命来继续两国的友好关系,承蒙君王赐宴,岂敢触犯大礼而自取罪过呢?」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同仇敌忾」,用来指共同抵御仇敌。也作「敌忾同仇」。
《敌忾同仇》包含的汉字
-
敌(敵)dí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敌人。敌方。敌寇。指敌人:敌后。敌情。敌酋。敌特。轻敌。克敌制胜。抵挡:寡不敌众。相当:势均力敌。匹敌。敌手(能力相等的对手)。仇视:敌意。“诸侯敌王所忾”。友我笔画数:10;部首:攵;笔顺编号:3122513134
-
忾(愾)kài愤怒,愤恨:同仇敌忾(大家一致痛恨敌人)。忾(愾)xì叹息。遍及;到:“忾乎天下。”笔画数:7;部首:忄;笔顺编号:4423115
-
同tóng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和,跟:同流合污。姓。异同tòng〔胡同〕见“异胡”。异笔画数:6;部首:口;笔顺编号:251251
-
仇chóu深切的怨恨:仇敌。仇恨。仇视。疾恶如仇。同仇敌忾(全体一致痛恨敌人)。恩仇qiú古同“逑”,匹配。姓。恩笔画数:4;部首:亻;笔顺编号:3235
网友查询:
- fēi yàn yóu lóng 飞燕游龙
- dū bǐ yǒu zhāng 都鄙有章
- dùn xíng yuǎn shì 遁形远世
- nì tiān wéi zhòng 逆天违众
- biǎo lǐ bù yī 表里不一
- zuì yù qiú shòu 衒玉求售
- xuè ròu láng jí 血肉狼藉
- dù jū qí chǔ 蠹居棋处
- zuì yí wéi qīng 罪疑惟轻
- lěi shì tōng jiā 累世通家
- bǎi suì zhī méng 百岁之盟
- dēng shān mò lǐng 登山蓦岭
- shū shuǐ dān piáo 疏水箪瓢
- yù jiē tóng tíng 玉阶彤庭
- huǒ shāo méi máo 火烧眉毛
- qì jīng zhī qíng 泣荆之情
- fàn fàn zhī rén 泛泛之人
- zhěn gē jī jí 枕戈击楫
- pù gǔ lǚ cháng 曝骨履肠
- wú chǐ zhī yóu 无耻之尤
- tī fú fā yǐn 擿伏发隐
- bān lóng fù fèng 扳龙附凤
- yōu gōng rú jiā 忧公如家
- yìng shí duì jǐng 应时对景
- fān rán huǐ wù 幡然悔悟
- bāng hǔ chī shí 帮虎吃食
- jū xīn xiǎn è 居心险恶
- jiā cháng lǐ duǎn 家长里短
- tiān yá zhǐ chǐ 天涯咫尺
- sì yīn jiǔ qī 四姻九戚
- chuī yè jiáo ruǐ 吹叶嚼蕊
- cēn cī bù yī 参差不一
- dān gēn dú miáo 单根独苗
- shí zì jiē kǒu 十字街口
- shì qióng lì jìn 势穷力尽
-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功成名遂
- xiān lǐ hòu bīng 先礼后兵
- nǐ lái wǒ qù 你来我去
-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丧心病狂
- shì wài táo yuán 世外桃源
- bù hǎo bù huài 不好不坏
- sān fū zhī yán 三夫之言
- wàn liú jǐng yǎng 万流景仰
- yī xūn yī yóu 一熏一莸
- gù tóu bù gù jiǎo 顾头不顾脚
- cāng yíng fù jì wěi 苍蝇附骥尾
- yī shí bā bān bīng qì 一十八般兵器
- nán ér yǒu lèi bù qīng tán 男儿有泪不轻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