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作声势的解释

虚作声势的解释
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解释
xū zuò shēng shì拼音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出处
xzss简拼
四字成语字数
火把中看见众军士面带怯色,想想外边都是乌合之众虚作声势,城外突袭一战即收。 ★二月河《乾隆皇帝》二十四例子
来源:简编版
来源:修订版
  1. 义参「虚张声势」。见「虚张声势」条。
  2. 此处所列为「虚张声势」之典源,提供参考。 《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曹休》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天下乱,宗族各散去乡里。休年十余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携将老母,渡江至吴。以太祖举义兵,易姓名转至荆州,闲行北归,见太祖。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使与文帝同止,见待如子。常从征伐,使领虎豹骑宿卫。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辩,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为骑都尉,参洪军事。太祖谓休曰:「汝虽参军,其实帅也。」洪闻此令,亦委事于休。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众议狐疑,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1>。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击兰2>,兰破则飞3>自走矣。」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 〔注解〕 (1) 潜行:秘密出行。 (2) 兰:吴兰,生卒年不详,三国蜀之大将。 (3) 飞:张飞(西元?∼271),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谥桓。
  3. 此处所列为「虚张声势」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曹休,三国魏人,为曹操宗族中的晚辈,极得曹操赏识,曾以「吾家之千里驹」来称赞他,并将他视如己出。曹休常跟著曹操四处征战,负责统领曹操的随身亲兵「虎豹骑」,故有过人的胆识。有一次,刘备派吴兰领军在下辩驻守,曹操派遣曹休与曹洪共同带兵出战。曹军行进当中,刘备又派张飞在固山驻军屯守,好像是要阻断曹军的后路。当大家正在猜疑刘备的用意时,曹休说:「他们如此张扬声威气势,一定是想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然后再暗中派兵偷袭。我们应该趁其不备,发动攻击,只要能把吴兰的军队打败,张飞必然就会撤军。」曹洪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刻率领大军攻打吴兰的营地,吴兰果然大败,张飞亦如所料的撤了驻军。这段文字中的「先张声势」,指的是夸大声威,张扬气势,后来「张」多作「虚张」,以加强语义中「夸大不实」的涵义,「虚张声势」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里演变出来的,用来形容故意夸大声威,张扬气势,用以吓阻他人。出现「虚张声势」的书证如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来源:成语典

《虚作声势》包含的汉字

  • 虚xū空:虚无。虚实。虚度。虚名。虚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虚。乘虚而入。不真实的:虚伪。虚假(ji?)。虚妄。虚惊。虚夸。虚构。虚传。虚张声势。内心怯懦:做贼心虚。不自满:虚心。谦虚。虚怀若谷(喻对人十分谦虚)。抽象的:虚词。衰弱:虚弱。虚胖。虚汗。虚脱。气虚。血虚。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古同“墟”,大丘。古同“圩”,集市。实笔画数:11;部首:虍;笔顺编号:21531522431
  • 作zuò起,兴起,现在起:振作。枪声大作。从事,做工:工作。作息。作业。举行,进行: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作恶(è)。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当成,充当: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创造:创作。写作。作曲。作者。文艺方面的成品:作品。不朽之作。同“做”。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作坊。从事某种活动:作揖。作弄。作死。做息笔画数:7;部首:亻;笔顺编号:3231211
  • 声(聲)shēng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名誉:名声。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笔画数:7;部首:士;笔顺编号:1215213
  • 势(勢)shì权力,威力:势力。权势。势利。势均力敌。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姿势。气势。山势。局势。虚张声势。守势。势必。势能。势不可挡。因势利导。笔画数:8;部首:力;笔顺编号:12135453

网友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