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解释

纵的解释
拼音: zòng
笔画: 7画
五笔:xwwy
部首:

(縱)
zòng
放:纵虎归山。纵火。
放任;不拘束:放纵。纵目四望。纵情。纵观全局。
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纵身。
即使:纵然。纵使。纵令。
竖,直,南北的方向,与“横”相对:纵横交错。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纵贯。纵深。
起皱纹:纵花(用有皱纹的纸做成的花)。这张纸都纵了。
指连队编制上的“纵队”。
擒横


(縱)
zǒng
急遽的样子:“丧事欲其纵纵尔”。
擒横

笔画数:7;
部首:纟;
笔顺编号:5513434


简介
  1. 放任而不拘束。如:「放纵」、「纵容」。
  2. 放。如:「纵火」、「纵虎归山」。
  3. 身体往上跳。如:「纵身一跳」。
  4. 即使。如:「纵使」、「纵令」、「纵然」。
  5. 南北向或与地面垂直的线条。如:「纵横交错」、「纵贯公路」。
  6. 由上到下或由前到后的。如:「纵队」、「纵深」、「纵剖面」。
来源:小字典
  1. 地理上指南北向或与地平线垂直的线条。与「横」相对。【例】地图上纵线为经,横线为纬。 ◎
  2. 成垂直方向的。同「直」。与「横」相对。【例】纵队、纵排、纵剖面
  3. 释放。【例】纵虎归山、欲擒故纵
  4. 放、点燃。【例】纵火
  5. 身体向上或猛力向前。【例】纵身一跳、向前一纵
  6. 放任、不加拘束。【例】放纵、纵目远望
  7. 即使。【例】前程纵是千难万险,我依旧挺身向前走!
来源:简编版
  1. 释放。如:「纵虎归山」。《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闻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刘备不可纵。」
  2. 施放。《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
  3. 不加拘束。《楚辞.屈原.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宋.苏轼〈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 身体往上跳。汉.王充《论衡.道虚》:「若士者举臂而纵身,遂入云中。」
  5. 即使。如:「纵然」、「纵使」。《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6. 参见「纵纵」、「纵臾」等条。
  7. 直的线、面,南北称为「纵」。同「从」。《楚辞.东方朔.七谏.沈江》:「不开寤而难道兮,不别横之与纵。」
  8. 足迹、形影。同「踪」。唐.李白〈估客行〉:「譬如云中鸟,一去无纵迹。」
来源:修订版
0
纠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