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解释

乃的解释
拼音: nǎi
笔画: 2画
五笔:etn
部首: 丿

nǎi
才:今乃得之。“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是,为:乃大丈夫也。
竟:乃至如此。
于是,就:“因山势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时”。
你,你的:乃父。乃兄。“家祭无忘告乃翁”。

笔画数:2;
部首:丿;
笔顺编号:53


简介
  1. 第二人称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如:「乃父」、「乃翁」。
  2. 为、是。如:「助人乃快乐之本。」
  3. 才、于是、然后。如:「事成乃回」、「时穷节乃见」。
  4. 竟然。如:「事出意料,乃至于此。」
来源:小字典
  1. 你、你的。【例】乃母、乃兄
  2. 是。【例】失败乃成功之母。
  3. 然后、于是。【例】昨天的演讲会因场地使用时间已到,乃匆匆结束。
  4. 竟然、居然。【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 才、始。【例】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来源:简编版
  1. 你、你的。如:「乃母」、「乃兄」。宋.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 他、他的。《周礼.天官.小宰》:「各修乃职。」
  3. 是。如:「失败乃成功之母。」《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水浒传》第二三回:「众上户道:『真乃英雄好汉!』」
  4. 然后、于是。《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5. 却。《汉书.卷三五.吴王刘濞传》:「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
  6. 而。《荀子.正论》:「然则斗与不斗邪,亡于辱之与不辱也,乃在于恶之与不恶也。」
  7. 若、如果。《孟子.公孙丑上》:「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8. 竟、居然。《列子.汤问》:「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9. 才、始。《礼记.月令》:「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于今乃睹子之志矣。」
  10. 语助词。用于发语或转折。《书经.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来源:修订版

字相关谜语

有人照常随手丢 (打一字)

0
纠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