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解释

正的解释
笔画: 5画
五笔:ghd
部首:

zhèng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峮g )。正襟危坐。
合于法则的:正当(d刵g )。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恰好:正好。正中(zh恘g )下怀。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
姓。
反邪负侧歪倒副偏


zhēng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反邪负侧歪倒副偏
反邪负侧歪倒副偏

笔画数:5;
部首:止;
笔顺编号:12121


简介
  1. 不偏斜的。如:「正午」、「正中」、「公正无私」。
  2. 合规矩的、合常理的。如:「端正」、「正经」、「正路」、「正道」。
  3. 恰巧、刚好。如:「正好」、「正巧」、「正值」、「正中下怀」。
  4. 表动作在进行中。如:「他正在读书。」、「外面正下著倾盆大雨。」
  5. 修改错误。如:「改正」、「订正」、「纠正」。
  6. 纯而不杂的。如:「纯正」、「正红色」。
  7. 肯定的。与「反」相对。如:「正面」、「正方」。
  8. 与「负」相对。如:「正数」、「正电」。
  9. 原本的、正式的。如:「正本」、「正职」、「言归正传」。
  10. 正月:农历的第一个月。如:「正月初一寺庙里挤满了进香祈福的民众」
来源:小字典
  1. →正月
  2. 思想、行为合于规范、法则的。与「邪」相对。【例】正统、光明正大、拨乱反正
  3. 居中、不偏斜的。【例】正中、正午、中正
  4. 修改错误或偏差。【例】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
  5. 精纯不杂的。【例】正红色
  6. 基本的、主要的。与「副」相对。【例】正本、正职、言归正传
  7. 面对自己方向的,或具积极、肯定、光明、常态意义的。与「反」相对。【例】正面、正义、正常 ◎
  8. 数目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正数
  9. 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例】正电
  10. 恰巧、刚好。【例】正好、正是、正中下怀
  11. 助动词。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外面正下著雨,还是不要出去吧!
来源:简编版
  1. 合于规范的、合于法则的。如:「正道」、「正路」。
  2. 不偏斜。如:「正中」、「正午」。《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3. 精纯不杂的。如:「纯正」、「正红色」。《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
  4. 与「反」相对。如:「正面」、「正方」。
  5. 与「副」相对。如:「正本」、「正刊」。
  6. 与「偏」相对。如:「正门」、「正厅」。
  7. 与「负」相对。如:「正数」、「正电」。
  8. 修改错误。如:「修正」、「订正」、「纠正」。《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
  9. 整理。《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隋书.卷五八.李文博传》:「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10. 分析、明辨。《论语.子路》:「必也正名乎!」
  11. 恰巧、刚好。如:「正好」、「正是」、「正中下怀」。《北史.卷七○.刘璠传》:「行本怒其不能调护,每谓三人曰:『乡等正解读书耳。』」
  12. 表示动作在进行的状态。如:「外面正下著倾盆大雨。」《文选.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13. 长官、主事者。如:「里正」、「村正」。《礼记.王制》:「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
  14.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正常。
  15. 参见「正月」条。
来源:修订版

字相关谜语

上下结合求一致 (打字一)

比上多一横一竖,比下多一横一竖。 (打一字)

横竖在工作中 (打一字)

三长两短,不偏不倚。 (打一字)

0
纠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