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的组词

廷尉 tíng wèi/yù官名。掌司法刑狱。始置于秦,汉景帝时改称大理,武帝时复称廷尉。东汉后或称廷尉、大理和廷尉卿。北齐至明清都称大理寺卿。
丞尉 chéng wèi1.县丞﹑县尉的合称。
旗尉 qí wèi/yù1.旗军的尉官。
校尉 xiào/jiào wèi/yù武官名。西汉始定为武官名,位略次于将军,并随职务冠名号,如中垒校尉等。汉武帝时置八校尉为分掌宿卫京师各部队之将领。汉以后掌少数民族地区的长官也以此称。唐代以后为低级武散官之称。明清时其地位更低。
簿尉 bù wèi1.主簿和县尉。泛指地方官府佐理官员。
尉史 wèi/yù shǐ1.汉代郡尉之属官。
尉官 wèi guān军衔的一等。系初级军官军衔的统称。通常设上尉、中尉、少尉,有的还设大尉。中国于1955-1965年实行的军衔制,尉官设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四级;1988年始重新实行的军衔制,设上尉、中尉、少尉三级。
尉悦 wèi/yù yuè1.欣慰。
尉纳 wèi/yù nà1.安抚结纳。
尉茂 wèi/yù mào1.茂盛。尉﹐通"蔚"。
尉藉 wèi/yù jiè/jí1.慰劳﹐抚慰。
尉解 wèi/yù jiě/jiè/xiè1.古新罗国人称襦(短衣)为"尉解"。 2.安慰宽解。
尉鱼 wèi/yù yú1.鲔的别名。
宣尉 xuān wèi/yù1.宣慰使的省称。
将尉 jiāng/jiàng wèi/yù1.古代统领屯戍士卒的武官。
少尉 shǎo/shào wèi/yù1.军衔。尉官的一级﹐低于中尉。
巡尉 xún wèi/yù1.官名。负责巡捕盗贼的县尉。
户尉 hù wèi/yù1.门神。道教称门神左者为门丞,右者为户尉。
赤尉 chì wèi1.指京师所治县的县尉。
邓尉 dèng wèi/yù1.山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汉有邓尉曾隐居于此,故名。以产梅着称。
神仙尉 shén xiān wèi/yù1.汉梅福曾补任南昌县尉,后去官归里。屡上书讥刺外戚王凤专权,终不纳。王莽专政时弃家出走,不知所终。相传已成仙。见《汉书.梅福传》。后诗文中因以"神仙尉"作为县尉的美称。
尉迟杯 wèi/yù chí bēi1.词牌名。双调﹐有一○四字﹑一○五字﹑一○六字三体﹐又分仄韵﹑平韵两体。仄韵首见柳永《乐章集》﹐平韵首见晁补之《琴趣外篇》。
宣尉司 xuān wèi/yù sī1.即宣慰司。亦借称宣慰使。
廷尉评 tíng wèi/yù píng1.见"廷尉平"。
龙禁尉 lóng jīn/jìn wèi/yù1.皇帝禁中侍卫。
甘盘校尉 gān pán xiào/jiào wèi/yù1.乌贼的别名。
山头廷尉 shān tóu/tou tíng wèi/yù1.东晋将军苏峻不听朝廷征召,疑庾亮欲害己,勒兵自守。朝廷遣使讽谕之。峻曰:"台下云我欲反,岂得活耶?我宁山头望廷尉,不能廷尉望山头!"乃作乱。后以"山头廷尉"指不听征召之人。
戊己校尉 wù jǐ xiào/jiào wèi/yù1.汉代官名。掌管西域屯田事务。
赤牛中尉 chì niú zhōng wèi1.北魏王仲景的别号。
青巾校尉 qīng jīn xiào/jiào wèi/yù1.东汉职官名。光武建武三年初置青巾左校尉官﹐十五年改青巾校尉为越骑校尉。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后诗文中亦用以泛指武职官员。

尉的解释


wèi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县尉。都尉。卫尉。太尉。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下:尉官。少尉。上尉。
〔尉氏〕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姓。



 ㄩˋ
〔尉迟〕复姓。
〔尉犁〕地名,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笔画数:11;
部首:寸;
笔顺编号:51311234124


尉字开头的组词

尉字在中间的组词

尉的组词(尉字在中间)有: 校尉厨 大尉迟 太尉足 宣尉司 小尉迟 廷尉平 廷尉评 酸寒尉像

尉字结尾的组词

尉字二字组词

尉字三字组词

尉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