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的组词

告庙 gào miào1.古代天子或诸侯出巡或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称"告庙"。
廊庙 láng miào〈书〉指朝廷。
三庙 sān miào1.指古代大夫为供祀祖先所立之庙。
九庙 jiǔ miào1.指帝王的宗庙。古时帝王立庙祭祀祖先,有太祖庙及三昭庙﹑三穆庙,共七庙。王莽增为祖庙五﹑亲庙四,共九庙。后历朝皆沿此制。
五庙 wǔ miào1.古代诸侯立五庙,即父﹑祖﹑曾祖﹑高祖﹑始祖之庙。
仪庙 yí miào1.宗庙。
水庙 shuǐ miào1.即龙王庙。 2.指临水的庙宇。
祢庙 mí miào1.父庙。或称考庙。《礼记.祭法》所称五庙之一。
庙卫 miào wèi1.指寺塔。
庙官 miào guān1.管理道教庙宇的道官。
庙庖 miào páo1.宗庙中的厨房。
庙廊 miào láng1.朝廷。指以君王为首的中央政府。 2.朝廷。借指天子。太庙两廊。
庙户 miào hù1.监守太庙的民户。
庙画 miào huà1.朝廷的谋划。
庙祏 miào shí1.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匣。亦借指祖宗神灵。
庙算 miào suàn1.亦作"庙筭"。 2.朝廷或帝王对战事进行的谋划。
庙象 miào xiàng1.见"庙像"。
龛庙 kān miào1.指佛寺。
孔子庙 kǒng zǐ miào1.纪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庙。多省称"孔庙"。以山东曲阜孔庙为最早﹑最大。曲阜孔庙原为孔子故宅,鲁哀公时立庙,历代迭加增修,至明中叶扩至现存规模。主要建筑物有大成殿﹑奎文阁﹑碑亭等。大成殿前有杏坛,传说为孔子讲学处。唐贞观时,下诏各州县皆立孔庙。
廊庙宰 láng miào zǎi1.谓执政大臣。
七庙略 qī miào lüè1.犹庙略。指安邦定国的重大谋略。
二王庙 èr wáng miào1.又称二郎庙。在四川省灌县城西北玉垒关侧岷江东岸,背山面江。庙前即都江堰。传为纪念秦蜀郡守李冰及其子二郎修建都江堰的功绩而建。
清庙器 qīng miào qì1.太庙之祭器。喻指可以担当国家重任的人。
精忠庙 jīng zhōng miào1.清代北京戏曲艺人的团体。性质略似解放前的梨园公会。会首(或称庙首)数人,由清廷内务府加委,带有半官性质。名演员高朗亭﹑程长庚等曾先后担任会首多年。由于机构设在精忠庙内,因以庙名作为会名。
廊庙具 láng miào jù1.指能担负国家重任的栋梁之材。
黄陵庙 huáng líng miào1.庙名。传说为舜二妃娥皇﹑女英之庙,亦称二妃庙,在湖南省湘阴县之北。 2.庙名。即黄牛庙。
决胜庙堂 jué shèng miào táng庙堂:指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场所。指文官儒将在庙堂中制定出决定胜改的策略。
明明庙谟 míng míng miào mò谟:计策;庙谟:朝廷的谋略。非常明显的国家大计。
清庙之器 qīng miào zhī qì原指宗庙里的祭器。后比喻可以担当国家重任的人。
神谟庙算 shén mó miào suàn指神奇的谋略和计划。

庙的解释


(廟)
miào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庙。宗庙。太庙。
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庙。岳庙。寺庙。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庙堂。

笔画数:8;
部首:广;
笔顺编号:41325121


庙字开头的组词

庙字在中间的组词

庙字结尾的组词

庙字二字组词

庙字三字组词

庙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