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的组词

貂珥 diāo ěr1.貂,貂尾;珥,插。指侍中﹑常侍之冠。因插貂尾为饰,故称。 2.借指帝王贵近之臣。
貂羽 diāo yǔ1.用貂尾制成的冠饰。因状如鸟羽,故称。
丰貂 fēng diāo1.指珍贵的貂尾,古代帝王近侍之臣的冠饰。 2.指貂裘。 3.即大貂。
右貂 yòu diāo1.指冠的右方加饰貂尾。汉侍中﹑中常侍和唐右散骑常侍﹑中书令的冠饰。汉应劭《汉官仪》卷上:"侍中,左蝉右貂。"又:"中常侍,秦官也。汉兴,或用士人……光武以后,专任宦者,右貂金珰。"《后汉书.宦者传序》:"自明帝以后……中常侍至有十人,小黄门亦二十人,改以金珰右貂,兼领卿署之职。"《新唐书.百官志二》:"右散骑与中书令为右貂。"后因以为右散骑常侍的代称。
水貂 shuǐ diāo1.哺乳纲,食肉目,鼬科。体长约40~60厘米,雄的较雌的大。尾蓬松,长约为体长的一半。体黑褐色,至尾端几为黑色;颏白色,腹有时有白斑。毛密厚,适于水中生活。乳头六个。主要在夜间活动。原产北美洲。毛质甚优,是珍贵的毛皮兽。可人工饲养﹑繁殖。
竖貂 shù diāo1.即竖刁。
紫貂 zǐ diāo又称“黑貂”。哺乳纲,鼬科。外形像黄鼬。体毛暗褐色。耳大,吻尖,尾毛蓬松。主要吃鼠类,也捕食其他小兽或小鸟。毛皮珍贵,是中国“东北三宝”之一。已能人工养殖。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续貂 xù diāo比喻将不及原物的东西接续在后面(常用于续写别人著作的谦词):至于闻见无多,记叙谫陋,续貂之病,阅者原之|我实在熬不住,不免续貂。
大貂 dà diāo1.唐代侍中的别称。
貂参 diāo cān/shēn1.指贵幸之职。
貂寺 diāo sì1.太监的别称。因太监的帽子以貂尾为饰,故称。寺,寺人。
貂尾 diāo wěi/yǐ1.貂的尾巴。古时以为显贵者的冠饰。 2.指续写的劣作。
貂文 diāo wén1.貂尾的文采。
貂毫 diāo háo1.代称毛笔。
貂熊 diāo xióng1.兽名。又叫狼獾。身体和四肢粗短像熊,尾巴长,尾毛蓬松,全身棕黑色。生活在寒带地区。能爬树,也能游泳,性凶猛,力气大,吃兔﹑鹿﹑旱獭﹑松鼠等。
貂珰 diāo dāng1.貂尾和金﹑银珰,古代侍中﹑常侍的冠饰。 2.借指宦官。
貂缨 diāo yīng1.貂,貂尾,冠饰;缨,冠带。借指显贵的大臣。
貂脚 diāo jiǎo/jué1.见"貂却"。
貂茵 diāo yīn1.用貂皮制成的坐卧垫褥。
貂袍 diāo páo1.用貂皮制成的长袍。
银貂 yín diāo1.貂之一种。 2.指用银貂毛皮制成的衣服。 3.银珰与貂尾。
黄貂 huáng diāo1.黄色之貂。亦指黄色貂尾。
侍中貂 shì zhōng diāo1.唐门下省有侍中二人,正二品,其官帽以貂尾为饰。因借指朝廷珍贵的赏赐。
凫卢貂 fú lú diāo1.以野鸭头上的锦毛作的冠饰。
汉珥貂 hàn ěr diāo1.汉代侍中﹑中常侍帽子上所插的貂尾饰。亦借指侍中﹑中常侍。
貂蝉冠 diāo chán guān/guàn1.以貂尾和附蝉为饰的冠冕。宋时亦称貂蝉笼巾。
阮孚貂 ruǎn fú diāo1.晋阮孚嗜酒纵饮﹐以金貂换酒。见《晋书.阮孚传》。后因以"阮孚貂"借指贳酒之抵押物。
狗续貂尾 gǒu xù diāo wěi指封官太滥。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同“狗尾续貂”。
貂蝉满座 diāo chán mǎn zuò貂蝉: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旧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旧指官爵多而滥。
黑貂之裘 hēi diāo zhī qiú用黑貂皮做成的衣服。指豪华昂贵的衣服。

貂的解释


diāo
哺乳动物的一属。种类很多,毛皮黄黑色或带紫色,是很珍贵的衣料,我国东北特产之一。

笔画数:12;
部首:豸;
笔顺编号:344353353251


貂字开头的组词

貂字在中间的组词

貂字结尾的组词

貂字二字组词

貂字三字组词

貂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七叶貂 侍中貂 凫卢貂 汉珥貂 貂不足 貂尾扇 貂蝉冠 阮孚貂

貂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