廪的组词

廪秋 lǐn qiū1.犹言寒秋。廪,通"凛"。
廪稍 lǐn shāo/shào旧指官府定时供给的粮食:高廪稍以养生徒。
廪生 lǐn shēng1.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又称廪膳生。明初生员有定额,皆食廪。其后名额增多,因谓初设食廪者为廪膳生员,省称"廪生",增多者谓之"增广生员",省称"增生"。又于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谓之"附学生员",省称"附生"。后凡初入学者皆谓之附生,其岁﹑科两试等第高者可补为增生﹑廪生。廪生中食廪年深者可充岁贡。清制略同。参阅《明史.选举志一》﹑《清史稿.选举志一》。
廪粟 lǐn sù1.公家库藏之粮。 2.特指公家供给官吏和在学生员的粮食。 3.谓食廪。
廪食 lǐn shí1.仓储的粮食。 2.公家供给口粮。 3.指公家供给的粮食。
义廪 yì lǐn1.旧时为防荒年而设置的粮仓。
俸廪 fèng lǐn1.俸金与禄米。亦泛指俸禄。 2.旧指学官的俸禄与廪生的膳食津贴。
厨廪 chú lǐn1.庖厨与仓廪。
私廪 sī lǐn1.私人的粮仓。
米廪 mǐ lǐn1.周代鲁国的学校。相传起始于虞舜时代。
圌廪 chuán/chuí lǐn1.泛指粮仓。
实廪 shí lǐn1.充实粮仓。 2.指正额廪生。
廪人 lǐn rén1.古代管理粮仓的官吏。
廪假 lǐn jiǎ/jià1.《汉书.循吏传.龚遂》:"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颜师古注:"假谓给与。"后因以"廪假"指谷物的借贷。
廪收 lǐn shōu1.收购入仓。
廪秩 lǐn zhì1.俸秩;俸禄。
廪竹 lǐn zhú1.指古代传说中包藏婴儿的巨竹。典出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后因以"廪竹"泛指神异人物的出生处。
廪籍 lǐn jí1.谓仓廪与籍田。
廪给 lǐn gěi/jǐ1.俸禄;薪给。 2.指科举时代公家给予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3.谓发给廪禄。 4.泛指衣食等生活资料。
廪缣 lǐn jiān1.粮食和布帛。泛指给养。
廪蓄 lǐn xù1.谓国库所储之粮。
廪藏 lǐn cáng/zàng1.廪蓄。
廪贡 lǐn gòng1.指府﹑州﹑县的廪生被选拔为贡生。亦用以称以廪生的资格而被选拔为贡生者。
廪赐 lǐn cì1.俸禄和赏赐。
廪锡 lǐn xī1.廪赐。
春廪 chūn lǐn1.春季的粮仓。
衣廪 yī/yì lǐn1.见"衣禀"。
补廪 bǔ lǐn1.明清科举制度,生员经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谓之"补廪"。
廪膳生 lǐn shàn shēng1.即廪生。
超增补廪 chāo zēng bǔ lǐn1.旧时生员有定额,定额之外录取的为增广生员,成绩好的,由政府供给膳食,补入廪生名额,谓之"超增补廪"。

廪的解释


lǐn
米仓,亦指储藏的米:仓廪。廪生(即“廪膳生员”,中国明、清两代称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补助生活的生员)。廪饩(旧指由官府供给的粮食)。
积聚,郁结:“廪于肠胃”。

笔画数:16;
部首:广;
笔顺编号:4134125251111234


廪字开头的组词

廪字在中间的组词

廪的组词(廪字在中间)有: 倒廪倾囷 游廪食粟

廪字结尾的组词

廪字二字组词

廪字三字组词

廪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廪牺令 廪膳生

廪字四字组词

廪的组词(四字词语)有: 倒廪倾囷 游廪食粟 超增补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