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的组词
伯俞 | bó yú1.亦作"伯瑜"。 2.汉代人,姓韩。古代有名的孝子。 |
俞儿 | yú/yù/shù ér/er1.古代善于辨别味道的人。 2.登山之神,长足善走。 |
俞允 | yú/yù/shù yǔn1.《书.尧典》:"帝曰:'俞。'"俞,应诺之词。后即称允诺为"俞允"。多用于君主。 |
俞咈 | yú/yù/shù fú1.犹言赞成和反对。咈,犹言否﹑不行。 |
俞咨 | yú/yù/shù zī1.咨询,商讨。 |
俞扁 | yú/yù/shù biǎn/piān1.俞跗﹑扁鹊两位古代名医的并称。借指医生﹑名医。 |
俞拊 | yú/yù/shù fǔ1.即俞跗。相传为黄帝时的良医。 |
俞旨 | yú/yù/shù zhǐ1.表示同意的圣旨。 |
俞柎 | yú/yù/shù fū/fǔ/fù1.即俞跗。 |
俞然 | yú/yù/shù rán1.安然,安定的样子。 |
俞纳 | yú/yù/shù nà1.应允;接受。 |
俞脉 | yú/yù/shù mài/mò1.穴位与经脉。中医称脉之所注为俞(穴位)。亦用以比喻互有联系的事物。 |
俞跗 | yú/yù/shù fū1.传说为黄帝时良医。 |
俞附 | yú/yù/shù fù1.即俞跗。相传为黄帝时的良医。 |
俞音 | yú/yù/shù yīn1.帝王表示允可的诏令。 2.用为称对方允诺的敬词。 |
俞骑 | yú/yù/shù qí1.见"俞儿骑"。 |
募俞 | mù yú/yù/shù1.指人体胸腹部的募穴和背脊部的俞穴,皆为脏腑经气结聚输注之处。俞,通"腧"。 |
吁俞 | xū/yù yú/yù/shù1.见"吁咈都俞"。 |
离俞 | lí yú/yù/shù1.传说中的神禽。 |
呴俞 | xǔ/hǒu/gòu yú/yù/shù1.亦作"呴谕"。亦作"呴喻"。 2.化育爱抚。 3.和悦温顺貌。 |
巴俞 | bā yú1.古乐舞名。巴俞,蜀古地名。 |
肝俞 | gān yú/yù/shù1.亦作"肝腧"。 2.人体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肝的背俞穴。本穴内应肝脏﹐为肝气压在背部输注﹑转输之处﹐是治疗肝病的要穴﹐故名。 |
肺俞 | fèi yú/yù/shù1.亦作"肺腧"。 2.人体经穴名。俞﹐通"腧"。 |
胆俞 | dǎn yú/yù/shù1.人体穴位名。 |
腰俞 | yāo yú/yù/shù1.人体穴位名。 |
膺俞 | yīng yú/yù/shù1.亦称"膺中俞"。 2.中府穴别名。 |
俞儿舞 | yú/yù/shù ér/er wǔ1.古代杂舞名,即巴渝舞。其舞创自汉初。阆中賨人,其俗喜舞,汉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后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賨人所居,故名巴渝舞。《宋书.乐志二》有《魏俞儿舞歌》四篇,魏初建时所用,王粲造。参见"巴渝舞"。参阅《晋书.乐志上》。 |
俞儿骑 | yú/yù/shù ér/er qí1.古代帝王大驾出行时充当仪仗队伍前导的骑卫。以登山之神名之。 |
竹孚俞 | zhú fú yú/yù/shù1.竹中的白色薄膜。 |
膺中俞 | yīng zhōng yú/yù/shù1.见"膺俞"。 |
俞的解释
yú
文言叹词,表示允许:俞允(原指帝王允许臣下的请求,后在一般书信中用作请对方允许的敬辞)。
安:“古圣人不以感私伤神,俞然而以待耳”。
姓。
俞
yù
古同“愈”,更加。
病愈。
俞
shù
同“腧”。
笔画数:9;
部首:人;
笔顺编号:341251122
俞字开头的组词
俞的组词(以俞开头)有:
俞俞 俞儿 俞儿舞 俞儿骑 俞允 俞咈 俞咨 俞平伯(1900-1990) 俞扁 俞拊 俞振飞(1902-1993) 俞旨 俞柎 俞水 俞然 俞穴 俞纳 俞脉 俞跗 俞附 俞音 俞骑。
俞字在中间的组词
俞字结尾的组词
俞字二字组词
俞的组词(二字词语)有:
伯俞
俞俞
俞儿
俞允
俞咈
俞咨
俞扁
俞拊
俞旨
俞柎
俞水
俞然
俞穴
俞纳
俞脉
俞跗
俞附
俞音
俞骑
允俞
募俞
吁俞
离俞
呴俞
巴俞
肝俞
肺俞
胆俞
腰俞
膺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