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的组词

鹖冠 hé guān/guàn1.以鹖羽为饰之冠。武官之冠。 2.隐士之冠。《文选.刘孝标》:"至于鹖冠瓮牖,必以悬天有期。"李善注:"《七略》鹖冠子者,盖楚人也,常居深山,以鹖为冠,故曰鹖冠。"
冠屦 guān/guàn jù1.见"冠履"。
冠德 guān/guàn dé1.谓道德最高。 2.推崇道德。
冠狗 guān/guàn gǒu1.戴帽的狗。比喻不知礼义的人。
冠醮 guān/guàn jiào1.古代行冠礼的一种仪节。行冠礼时,首加冠,再加皮弁,再加爵弁。每一加而向宾位酌一次酒,谓之"冠醮";每三加而总向宾位敬一次醴(甜酒),谓之"冠醴"。
冠鸡 guān/guàn jī1.戴公鸡形状的帽,表示好勇。
朝冠 cháo guān1.君臣上朝时所戴之冠。
柔冠 róu guān/guàn1.指雄鸡头上的肉冠。
栉冠 zhì guān/guàn1.梳头戴帽,指梳妆。
清冠 qīng guān/guàn1.谓居于第一。
猴冠 hóu guān/guàn1.语本《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后以比喻不相称的官职。
箨冠 tuò guān/guàn1.竹皮冠。用竹笋皮制成的帽子。
婚冠 hūn guān/guàn1.婚礼和冠礼。 2.指婚冠的年龄,喻年少。
小冠 xiǎo guān/guàn1.古代高度广度皆逊于一般的冠。 2.称闲时所服的便帽。
振冠 zhèn guān/guàn1.振缨。谓隐居。
觟冠 huà/xiè guān/guàn1.古代执法官戴的冠。觟,同"獬"。
解冠 jiě/jiè/xiè guān/guàn1.《后汉书.逸民传.逢萌》:"﹝逢萌﹞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后以"解冠"谓辞去官职。
进贤冠 jìn xián guān/guàn1.古时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原为儒者所戴,唐时百官皆戴用。
凤头冠 fèng tóu/tou guān/guàn1.即凤冠。
方山冠 fāng shān guān/guàn1.古冠名。汉代祭宗庙时乐舞人所戴之冠。
术氏冠 shù/shú/zhú shì/zhī guān/guàn1.亦作"术士冠"。 2.即鹬冠,古代掌天文者所戴的帽子。汉蔡邕《独断》:"术士冠,前圆,吴制,逦迤四重,赵武灵王好服之。今者不用,其说未闻。"唐颜师古《匡谬正俗.鹬》:"鹬,水鸟……古人以其知天时,乃为冠,象此鸟之形,使掌天文者冠之。故逸《礼》记曰:'知天文者冠鹬。'此其证也。鹬字音聿,亦有术音,故《礼》之《衣服图》及蔡邕《独断》谓为'术氏冠',亦因鹬音转为术字耳,非道术之谓也。"章炳麟《原儒》:"鹬冠者,亦曰术氏冠,又曰圜冠。"一说非
獭皮冠 tǎ pí guān/guàn1.用獭皮制成的帽子。
竹皮冠 zhú pí guān/guàn1.秦末刘邦以竹皮所作之冠。 2.借指戴竹皮冠的乡野之人。
女冠子 nǚ guān/guàn zǐ1.女道士。 2.词牌名。本唐教坊名,后用为词牌。内容多咏女道士。有小令﹑双调﹑长调等。参阅《词谱》卷四。 3.曲牌名。南北曲许多宫调都有同名曲牌。以属南曲黄钟宫,南吕宫,北曲黄钟宫者较常见。
冠盖往来 guān gài wǎng lái冠:礼帽;盖:车蓬;冠盖:借指官吏。指官吏们经常来往。
王贡弹冠 wáng gòng dàn guàn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亦作“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挂冠归隐 guà guān guī yǐn冠:帽子,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归隐。
衣冠枭獍 yī guān xiāo jìng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旧时比喻不孝的人。
衣冠沐猴 yī guān mù hóu冠:戴帽子;沐猴:猕猴。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轩鹤冠猴 xuān hè guàn hóu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冠的解释


guān
帽子: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


guàn
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冠。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冠军。
姓。

笔画数:9;
部首:冖;
笔顺编号:451135124


冠字开头的组词

冠字在中间的组词

冠字结尾的组词

冠字二字组词

冠字三字组词

冠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