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的组词

干谒 gān/gàn yè〈书〉有所企图或要求而求见 (显达的人)。
交谒 jiāo yè1.请托。
伏谒 fú yè1.谒见尊者,伏地通姓名。
入谒 rù yè1.进见,请见。一般用于臣对君﹑下对上﹑幼对长。
启谒 qǐ yè1.奏请。
参谒 cān yè拜见上级或尊长;瞻仰尊者的故居等。
款谒 kuǎn yè1.叩见;拜谒。
求谒 qiú yè1.请求谒见。 2.犹求乞。
游谒 yóu yè1.四处干谒。
版谒 bǎn yè1.持名帖进见。
班谒 bān yè1.列班谒见。
省谒 shěng/xǐng yè1.省视;探望。
私谒 sī yè1.因私事而干谒请托。
奉谒 fèng yè1.拜见。
展谒 zhǎn yè1.敬词。犹拜见,拜谒。
访谒 fǎng yè1.访问请见。
诐谒 bì yè1.谓险诐不正﹐以私事谒见请托。语本《诗.周南.卷耳序》﹕"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
谒奠 yè diàn1.参谒祭奠。
谒干 yè gān/gàn1.晋谒而有所求。
谒拜 yè bài1.谒见礼拜。
谒款 yè kuǎn1.虔诚拜谒。
谒浆 yè jiāng/jiàng1.乞求茶水。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唐崔护尝于清明出游﹐酒渴求饮﹐遇一女子﹐仿佛有情。来岁清明﹐崔有往寻之﹐则门扃无人﹐因题诗于左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数日后﹐又去叩门﹐忽闻哭声﹐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邪……吾女笄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此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絶食数日而死。"崔入门﹐哭而祝之。女复活﹐遂嫁崔。
谒环 yè huán1.请求玉环。事见《左传.昭公十六年》﹕晋韩起有一副玉环中的一只﹐另一只在郑国的商人手里。韩起趁聘问时向郑伯请求。子产不给﹐说﹕"夫大国之人令于小国﹐而皆获其求﹐将何以给之?一共一否﹐为罪滋大。大国之求﹐无礼以斥之﹐何餍之有?吾且为鄙邑﹐则失位矣。"后作为典故﹐指大国对小国的无理要求。
谒者 yè zhě1.官名。始置于春秋﹑战国时﹐秦汉因之。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南朝梁置谒者台﹐掌朝觐宾飨及奉诏出使。陈及隋皆因之。唐改为通事舍人。 2.官名。东汉大长秋属官﹐有中宫谒者二人﹐主报中章。后魏﹑北齐有中谒者仆射﹐隋唐改称内谒者﹐概以宦官充任。宋以后废。 3.官名。使者的别称。汉哀帝置河堤谒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4.古时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 5.星名。
谒见 yè jiàn/xiàn1.通名刺进见。后泛指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谒赞 yè zàn1.谒见赞拜。
谒选 yè xuǎn1.官吏赴吏部应选。
道谒 dào yè1.途中拜见。
阉谒 yān yè1.官名。即隋唐时所称的内谒者,系由宦官充任,为国君掌管传达,故称。
大谒者 dà yè zhě1.官名。秦置谒者﹐掌宾赞受事﹐秩六百石﹐员十人;其长名谒者仆射﹐比千石。汉因之。谒者仆射亦称大谒者。

谒的解释


(謁)

拜见:谒见。拜谒。进谒。
说明,陈述,告发:请谒其故。
请求:谒归。谒医。
名帖:“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
掌管晋见的近待。
call onpay one's respect to

笔画数:11;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251135345


谒字开头的组词

谒字在中间的组词

谒的组词(谒字在中间)有: 中谒者 内谒者 大谒者 攀高谒贵

谒字结尾的组词

谒字二字组词

谒字三字组词

谒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中谒者 内谒者 大谒者 谒后尘

谒字四字组词

谒的组词(四字词语)有: 攀高谒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