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的组词

伊祁 yī qí1.神名。传说善治鬼,故世人奉为门神。 2.见"伊耆"。
犂祁 lí qí1.亦作"犁祁"。 2.方言。豆腐。
祁僮 qí tóng/zhuàng1.形容妇女竦敬奉事,舒迟有仪。语出《诗.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祁剧 qí jù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祁阳、衡阳、邵阳等地。曾名“祁阳戏”。是兼唱高腔、昆腔、弹腔的多声腔剧种。清中叶已盛行。剧目有《牛皋毁旨》、《昭君出塞》、《送粮》等近九百种。
祁哀 qí āi1.犹大哀。
祁寒 qí hán大寒;奇冷:祁寒坼地|京师丐食死于祁寒。
祁山 qí shān1.在甘肃省礼县东。汉代在西汉水北岸山上筑城,极为严固,即今祁山堡,为军事必争之地。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曾多次出祁山而攻魏,即指此处。
祁祁 qí qí1.众多貌;盛貌。 2.舒缓貌。 3.娴静貌;和顺貌。
祁红 qí hóng/gōng1.安徽省祁门县产的红茶。
续祁 xù qí1.复姓。
师祁 shī qí1.复姓。春秋有师祁犂,见《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支祁 zhī qí1.亦作"支祈"。 2.水神名。即无支祁。 3.相传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北下奄山寺后的支祁井即夏禹锁支祁处。见《清一统志·泗州直隶州·山川》。
郊祁 jiāo qí1.宋代宋郊宋祁兄弟的并称。郊,后改名庠。俱以文学知名,同时举进士。礼部奏祁第一,庠第三。章献太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庠第一,而置祁第十。时人称为二宋或大﹑小宋。见《宋史.宋祁传》。后遂以"郊祁"为称人兄弟并美之词。
黎祁 lí qí1.豆腐的别称。
伊祁氏 yī qí shì/zhī1.春神。
无支祁 wú zhī qí1.亦作"无支奇"。亦作"无支祈"。 2.古代传说中淮水水怪名。
昭余祁 zhāo yú qí1.古泽薮名。在今山西省祁县西南﹑介休县东北。是《周礼.夏官.职方氏》的并州薮,《尔雅.释地》的十薮之一。《吕氏春秋》作大昭,《淮南子.墬形训》作昭馀,都是九薮之一。《汉书.地理志》改称"九泽",《水经注.汾水》称近邬县(今介休县东北)者为邬泽,俗名邬城泊,近祁县者为祁薮。唐宋时只有邬城泊见于记载,并日渐涸塞。元初在祁县东南浚得细水溉田,称为昭馀池,此后时塞时溢。
祁连山 qí lián shān1.匈奴语意为"天山"。广义的祁连山是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绵延一千公里。狭义的祁连山系指最北的一支。
巫支祁 wū zhī qí1.淮水神名。
六出祁山 liù/lù chū qí shān三国蜀汉诸葛亮攻魏的战事。相传公元228-234年,诸葛亮六次出祁山(今甘肃礼县东)攻击曹魏,第一次因马谡战败而退兵,后五次因供给不继等原因不果。实际上,诸葛亮率军出祁山仅两次。
暑雨祁寒 shǔ yǔ qí hán夏大雨,冬大寒。后以之为怨嗟生计艰难之典。
盛暑祁寒 shèng shǔ qí hán祁:大。炎热的夏天,严寒的冬季。形容气候条件恶劣的时节。
祁奚举午 qí xī jǔ wǔ午:祁奚之子。祁奚推荐自己的儿子。指举贤不避亲,客观公正。亦作“祁奚举子”。
祁奚之举 qí xī zhī jǔ祁奚举荐贤人,不避亲仇,公正无私。
祁奚之荐 qí xī zhī jiàn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之誉。后用为善于
祁奚荐仇 qí xī jiàn chóu祁奚:春秋晋国人;荐:推荐;仇:仇人。祁奚举荐自己的仇人接替他。形容公正无私。
祁寒暑雨 qí hán shǔ yǔ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祁寒酷暑 qí hán kù shǔ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祁溪之举 qí xī zhī jǔ祁溪:春秋晋国人,推荐仇人和儿子接替自己的职务。指推荐贤才,不避亲仇,公平无私。
祁连山脉 qí lián shān mài/mò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山脉之一。在甘肃、青海两省间。因在河西走廊南,又名南山。平均海拔4000米,同名主峰高5547米。广义的祁连山包括青海省东北部一系列平行山脉,山脉间有宽谷和盆地。多雪峰、冰川,高山冰雪融水为河西走廊灌溉水源。

祁的解释



盛大:祁寒(严寒,极冷)。
〔祁祁〕a.舒缓的样子;b.众多的样子。
姓。

笔画数:6;
部首:礻;
笔顺编号:452452


祁字开头的组词

祁字在中间的组词

祁的组词(祁字在中间)有: 伊祁氏 六出祁山 暑雨祁寒 盛暑祁寒

祁字结尾的组词

祁的组词(以祁结尾)有: 无支 昭余 巫支

祁字二字组词

祁的组词(二字词语)有: 伊祁 犂祁 祁僮 祁剧 祁哀 祁寒 祁山 祁祁 祁红 续祁 师祁 支祁 郊祁 黎祁

祁字三字组词

祁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伊祁氏 无支祁 昭余祁 祁连山 巫支祁

祁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