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的组词

英石 yīng shí/dàn1.广东省英德县山溪中所产的一种石头,有微青﹑灰黑﹑浅绿﹑灰白等数种颜色。其形如峰峦峻峭,岩穴宛转,千姿百态。大者可用来垒叠公园假山,小者可用来制作几案盆景,颇多奇观。
僵石 jiāng shí/dàn1.化石的旧称。 2.比喻丧失生命力而凝固僵化了的东西。
漱石 shù shí/dàn1.亦作"潄石"。 2.冲刷岩石。 3.谓闲居;隐居。
烂石 làn shí/dàn1.传说中的一种神奇之石。 2.使石灼烂。形容旱热之至。 3.碎石。
石云 shí/dàn yún1.山石间通起的云气。
石亭 shí/dàn tíng1.石造的亭子。
石桂 shí/dàn guì1.即莽草。
石漠 shí/dàn mò1.布满砾石的荒漠。
石碓 shí/dàn duì1. 舂米用的碓。
砥石 dǐ shí/dàn1.磨石。 2.古地名。 3.传说中的山名。
蔺石 lìn shí/dàn1.古代守城时用以御敌的礌石。
铁石人 tiě shí/dàn rén1.喻秉性刚强﹑不易动感情的人。
阳起石 yáng qǐ shí/dàn1.矿石名。角闪石的一种。柱状或纤维状结晶﹐绿色﹑灰绿色或白色﹐有光泽。亦称羊起石。味咸﹐微温﹐无毒。可入药﹐中医用做强壮剂和收敛剂。
三生石 sān shēng shí/dàn1.传说唐李源与僧圆观友善,同游三峡,见妇人引汲,观曰:"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更约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杭州天竺寺外。是夕观果殁,而孕妇产。及期,源赴约,闻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源因知牧童即圆观之后身。见唐袁郊《甘泽谣.圆观》。后人附会谓杭州天竺寺后山的三生石,即李源和圆观相会之处。诗文中常用为前因宿缘的典实。
凤血石 fèng xuè/xiě shí/dàn1.即鸡血石。昌化石的一种。
水磨石 shuǐ mó/mò shí/dàn1.一种人造石料。将掺有小石子及颜料的水泥砂浆涂抹于混凝土基底上,待凝固后,泼水用硬质磨石磨光打滑而成。
浆水石 jiāng/jiàng shuǐ shí/dàn1.玛瑙的别名。
白石脂 bái shí zhī1.白色的石脂。可入药。
穿石节 chuān shí/dàn jié1.亦称"穿天节"。 2.古代湖北襄樊一带以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为穿石节。
罗刹石 luó chà/shā shí/dàn1.江中险石名。在钱塘江中。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秦望山附近有大石崔嵬﹐横接江涛﹐商船海舶经此﹐多为风浪所倾﹐因呼为"罗刹石"。 2.江中险石名。在今安徽贵池附近长江中。
女娲石 nǚ wā shí/dàn1.本指神话故事中女娲补天之石。据《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墬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2.后称具异彩之石为女娲石。
打火石 dǎ/dá huǒ shí/dàn1.指一种经打火刀冲击后能发生火花的天然燧石。
阴精石 yīn jīng shí/dàn1.即石膏。
落井下石 luò jǐng xià shí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以石投水 yǐ shí tóu shuǐ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一样。原比喻想消灭形迹而终不能。后比喻互相合得来。
叠石为山 dié shí wéi shān叠:重叠。把石头堆成山。指假山。
测量标石 cè liáng biāo shí一种测量标志。用混凝土或花岗石、青石等坚硬石料制成。埋设在地下或部分露出地面。用于标定地面控制点位置。
玉石混淆 yù shí hùn xiáo比喻好坏混杂。
稳如磐石 wěn rú pán shí形容像磐石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苦口恶石 kǔ kǒu è shí石:古代石针。比喻逆耳而有益的规劝。

石的解释


shí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指石刻:金石。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dàn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笔画数:5;
部首:石;
笔顺编号:13251


石字开头的组词

石字在中间的组词

石字结尾的组词

石字二字组词

石字三字组词

石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