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的组词

国脉 guó mài/mò亦作“国脈”。国家的命脉。
山脉 shān mài由若干条线状延伸的相邻山岭组成的山体。如中国的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等。
脉管 mài/mò guǎn1.血管。
切脉 qiē/qiè mài/mò1.亦作"切衇"。 2.按脉。中医诊断病症方法之一。
毛脉 máo mài/mò1.须发与血脉。《国语.楚语上》:"且夫制城邑若体性焉,有首领﹑股肱,至于手拇﹑手脉。"韦昭注:"毛,须发。"一说为细血管。借指隐蔽细微之处。
省脉 shěng/xǐng mài/mò1.按脉;诊视脉搏。
石脉 shí/dàn mài/mò亦作“石脈”。1.山石的脉络纹理。2.石隙。3.石中所生之丝状物。性坚韧,可为布。亦称“石麻”。
筋脉 jīn mài/mò亦作“筋脈”。1.静脉管。2.书法中指笔势。3.指文章的线索条理。
絶脉 jué mài/mò1.脉息停止。
结脉 jié/jiē mài/mò1.中医学名词。脉象的一种。脉搏迟缓而有不规则的间歇。
对脉 duì mài/mò1.旧时宫中称医者切脉为对脉﹐后亦通行于民间。
把脉 bǎ mài1.按脉,诊脉。
损脉 sǔn mài/mò1.中医谓显示症状难治的衰脉。
斤脉 jīn mài/mò1.筋骨脉络。
过脉 guò/guo mài/mò1.沟通的水道。 2.诗文中承前启后贯通上下的段落。
阳脉 yáng mài/mò1.中医学名词。指经脉中的阳经﹐其中包括手足三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跷脉等。 2.中医学名词。指脉象性质。凡属浮﹑大﹑数﹑动﹑滑者﹐谓之"阳脉"。
阴脉 yīn mài/mò1.中医学名词。指经脉中的阴经﹐其中包括手足三阴经﹑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跷脉等。 2.中医学名词。指脉象的性质。凡属沉﹑濇﹑弱﹑弦﹑微者﹐谓之"阴脉"。
革脉 gé/jí mài/mò1.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外急而中空,常见于亡血失精之症。
风脉 fēng mài/mò1.指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迷信者认为"风水"的好坏能决定宅主或葬者一家的祸福。
肺静脉 fèi jìng mài/mò从肺向心输送血液的血管,从左右两肺各发出两条,进入左心房。肺静脉中的血液含有氧气,颜色鲜红。
大巴山脉 dà bā shān mài在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由大巴山和米仓山组成。海拔2000米左右。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陕西、重庆等省市的天然省界。广义的大巴山指绵延四川、甘肃、陕西、湖北、重庆等省市边境山地的总称。最高峰大神农架(3105.4米),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静脉曲张 jìng mài/mò qū/qǔ zhāng静脉扩张、伸长或弯曲的症状。多由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压力增高引起。患者小腿发胀,沉重,容易疲劳。
一脉相传 yī mài xiāng chuán一脉:一个血统。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六盘山脉 liù pán shān mài中国南北走向的主要山脉之一。古称陇山。纵贯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海拔一般在2500米以上,最高峰米缸山达2942米。
含情脉脉 hán qíng mò mò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昆仑山脉 kūn lún shān mài亚洲著名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横贯西藏和新疆间,向东延入青海境内。主要支脉有阿尼玛卿山、可可西西山、巴颜喀拉山等。海拔5000~7000米,主峰木孜塔格山(7723米),在新藏边境。其他高峰有公格尔山(7719米)、慕士塔格山(7546米)等。雪峰连绵。西段为中国最大的冰川区。
杭爱山脉 háng ài shān mài/mò在蒙古中西部。长约700千米,平均海拔2500~3000米。色楞格河发源于北坡。是国内北冰洋流域与内流区域的重要分水岭。北坡多针叶林,南坡多草原牧场。多温泉,建有疗养地。
急脉缓灸 jí mài huǎn jiǔ比喻用和缓的办法应付急事。也比喻诗文在进行中,故意放松一笔,以造成抑扬顿挫之势。
脉脉含情 mò mò hán qíng脉脉:两眼凝神,要向别人诉说心曲的样子。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形容用眼神或行动默然地表达情意。
脉脉相通 mài mài xiāng tōng血管彼此相通。比喻关系密切。

脉的解释


mài
分布在人和动物周身内的血管:脉络。脉理。
动脉的跳动:脉搏。切脉(中医指诊脉)。脉口(中医切脉的部位)。脉息。脉象(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脉门(手腕部可以看到的桡动脉跳动的部分)。诊脉。
像血管那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山脉。叶脉。矿脉。脉脉相承。

笔画数:9;
部首:月;
笔顺编号:351145534


脉字开头的组词

脉字在中间的组词

脉字结尾的组词

脉字二字组词

脉字三字组词

脉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