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的组词

判县 pàn xiàn/xuán1.古礼。卿大夫两面悬乐器,称为"判悬"。县,同"悬"。
区县 qū/ōu xiàn/xuán1.疆域,天下。
县公 xiàn/xuán gōng1.春秋时,楚君称王,其县大夫亦僭称公。 2.爵名。晋时始置县公之爵,历代因之,亦谓之开国县公,明以后废。
县军 xiàn/xuán jūn1.深入敌方缺乏后援之孤军。
县宇 xiàn/xuán yǔ1.见"县?"。
县尉 xiàn/xuán wèi/yù1.官名。秦汉县令﹑县长下置尉,掌一县治安。历代因之。元于县尉外,兼置典史。明废尉,留典史,掌尉事,后因称典史为"县尉"。
县异 xiàn/xuán yì1.悬殊,大不相同。
县断 xiàn/xuán duàn1.凭空臆断。
县旍 xiàn/xuán jīng1.见"县旌"。
县楣 xiàn/xuán méi1.前后两柱之间的柁梁。
县絶 xiàn/xuán jué1.悬系之绳断绝。 2.相差极远。
县罄 xiàn/xuán qìng1.亦作"县磬"。 2.悬挂的磬,喻空无所有,贫困之极。
县薄 xiàn/xuán báo/bó1.垂帘。指小户人家。
县门 xiàn/xuán mén1.古时守城之闸板,安装于内城门,无事则悬起,寇至则下之。
特县 tè xiàn/xuán1.古代礼制,士(一说大夫)陈乐器,规定只能张设一面,称"特县(悬)"。
知县 zhī/zhì xiàn/xuán官名。唐代佐官代理县令称知县事。宋代派朝臣充当县的长官称知(主持)某县事,简称知县。明代始正式用作一县长官名称。清代沿用。
弛县 chí xuán1.亦作"弛悬"。 2.收藏钟磬等悬挂的乐器。谓罢乐。
轩县 xuān xiàn/xuán1.亦作"轩悬"。 2.古代诸侯陈列乐器三面悬挂。
转县 zhuǎn/zhuàn xiàn/xuán1.回旋相接。
边县 biān xiàn1.靠近边界的县。
郊县 jiāo xiàn/xuán1.谓城市周围在行政管辖上属这个城市的县。
部县 bù xiàn1.所辖之县,属县。
金县 jīn xiàn/xuán1.见"金悬"。
镇远县 zhèn yuǎn xiàn在贵州省东部、{{c022}}水上游,湘黔铁路横贯。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向为贵州东部交通和物资集散中心。人口21.5万(1993年)。境内山青水秀,有著名的{{c022}}阳三峡和青龙洞、中元洞、中元禅院等名胜古迹。特产陈年道茶和苗族、侗族刺绣。
县公主 xiàn/xuán gōng zhǔ1.汉代皇女的封号。
县正堂 xiàn/xuán zhèng táng1.旧时知府﹑知州﹑知县均为地方长官,其正式办公处为衙署大堂,因此称为正堂。故亦以"县正堂"为知县的代称。
昌都县 chāng dū xiàn在西藏自治区东部,邻接青海省,澜沧江上游扎曲与昂曲在境内汇合,川藏公路经过境内。旧名“察木多”,为西藏东部地区的重要城镇。人口7.5万(1993年)。古迹有绛巴林(昌都寺)、卡若遗址。
父世县 fù/fǔ shì xiàn/xuán1.父祖世代居住的县邑。
自治县 zì zhì xiàn中国民族自治地方中相当于县的行政区域。
室如县罄 shì rú xiàn qìng指室中空无所有。比喻一贫如洗。亦作“室如悬磬”。亦作“室如悬罄”。

县的解释


(縣)
xiàn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縣)
xuán
古同“悬”。

笔画数:7;
部首:厶;
笔顺编号:2511154


县字开头的组词

县字在中间的组词

县字结尾的组词

县字二字组词

县字三字组词

县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