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的组词

拂士 fú/bì shì1.辅佐的贤士。拂,通"弼"。
文士 wén shì1.知书能文之士。
八士 bā shì1.相传周代八个有才能的人。《论语.微子》:"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八士的时代﹐说法不一。《汉书.古今人表》及贾逵谓为文王时人﹐郑玄说是成王时人﹐刘向﹑马融说是宣王时人。并见《论语.微子》宋邢昺疏。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谓为武王时人。
卒士 zú/cù shì1.战士。
朴士 pǔ/pò/pō/piáo shì1.务实的官员。
深士 shēn shì1.见识深远的人。
滥士 làn shì1.在职而无能的人。
端士 duān shì1.犹端人。
羽士 yǔ shì道士。参见“羽化①”。
命士 mìng shì1.古代称受有爵命的士。 2.汉王莽时代指俸禄五百石之士。
士流 shì liú1.出身士族的人。 2.泛指读书人﹑文士。
庠士 xiáng shì1.指在学生员。明清时为秀才的别称。
弃士 qì shì1.指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朝的士子。
谋士 móu shì出谋划策的人:他手下有很多谋士。
阵士 zhèn shì1.亦作"陈士"。 2.谓临阵之将士。
降士 jiàng/xiáng shì1.谪降之士。
髯士 rán shì1.多须的人。
士君子 shì jūn zǐ1.周制,"士"指州长﹑党正,"君子"指卿﹑大夫和士。 2.古代指上层统治人物。 3.旧时指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 4.泛指读书人。
茶博士 chá bó shì1.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饮茶》:"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后世因以称卖茶人或茶坊伙计为"茶博士"。
中林士 zhōnɡ lín shì1.在野隐居的人。
居士屩 jú shì juē1.指唐代隐士朱桃椎所织的麻草鞋。朱隐居山中,不受人馈赠。尝织麻鞋十双置道上,见者以米﹑茶置原处,与之交换。朱辄取物去,终不与人接。时人称其鞋为"居士屩"。见《新唐书·隐逸传·朱桃椎》。后以指隐者所著草鞋。
庶吉士 shù jí shì1.明﹑清官名。明初有六科庶吉士。洪武十八年使进士观政于诸司,练习办事。其在翰林院﹑承敕监等近衙门者,采《书》"庶常吉士"之义,俱改称为庶吉士。永乐后专属翰林院,选进士文学优等及善书者为之。三年后举行考试,成绩优良者分别授以编修﹑检讨等职;其余则为给事中﹑御史,或出为州县官,谓之"散馆"。明代重翰林,天顺后非翰林不入阁,因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清沿明制,于翰林院设庶常馆,掌教习庶吉士事。庶吉士又通称"庶常"。参阅清福格《听雨丛谈》卷六。参见"庶常"。
进士举 jìn shì jǔ1.进士科考试。
高士湖 gāo shì hú1.西湖的别称。
国士无双 guó shì wú shuāng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招贤纳士 zhāo xián nà shì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饱学之士 bǎo xué zhī shì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一介之士 yī jiè zhī shì一个微末的士人。指忠心正直的人。
清音居士 qīng yīn jú shì1.琴的别名。
麻衣道士 má yī/yì dào shì1.见"麻衣道者"。

士的解释


shì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士族。士大夫。
旧时指读书人:士子。士民。学士。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士女。
对人的美称:志士。烈士。女士。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士。护士。
姓。

笔画数:3;
部首:士;
笔顺编号:121


士字开头的组词

士字在中间的组词

士字结尾的组词

士字二字组词

士字三字组词

士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