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组词

字帖 zì tiè/tiě/tiē1.写着简单话语的纸条,多为通知﹑启事之类。
字形 zì xíng1.文字的形体。
字模 zì mó/mú1.浇铸铅字的模子,用紫铜或锌合金制成。也叫铜模。
字符 zì fú计算机程序设计及操作时使用的符号。包括字母、数字、空格符、提示符及各种专用字符等。
拆字 chāi zì也称“测字”。中国古代的一种迷信。隋代称“破字”,宋代名“相字”。以汉字加减笔画,拆开偏旁,或打乱字体结构,加以玩弄附会,以推算吉凶。
再字 zài zì1.再次嫁人。
刷字 shuā/shuà zì1.谦词。犹涂抹成字。
助字 zhù/chú zì1.即虚字。
只字 zhī/zhǐ zì1.一个字。 2.借指点滴消息。
测字 cè zì也称“拆字”、“相字”。一种迷信占卜法。拆开或合并汉字的偏旁点画,附会其意义,以推测吉凶。
字类 zì lèi1. 根据基本的字体设计变化而成的各种不同的字体,如细体字、黑体字、粗黑体等。
字调 zì tiáo/diào1.字音的高低升降。也叫声调。
布字 bù zì1.谓写字或著述。
打字 dǎ/dá zì1.用打字机把文字打在纸上。 2.指打字员。
造字 zào zì1.创造文字。
遗字 yí/wèi zì1.残留的文字。 2.死者生前的题字﹑文稿等。 3.脱漏文字。
联绵字 lián mián zì旧时指双音的单纯词,包括:a)双声的,如‘仿佛、伶俐’;b)叠韵的,如‘阑干、逍遥 ’;c)非双声非叠韵的,如‘妯娌、玛瑙 ’。
八字胡 bā zì hú1.嘴上边呈八字形的胡子。
写字台 xiě zì tái/tāi1.办公﹑写字等用的桌子,一般有几个抽屉,有的还有一个小柜子。
十字军 shí zìjūn1.通常指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罗马教皇和西欧一些国家的封建主、商人,以夺回土耳其伊斯兰教徒占领的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为号召而组织的侵略军。 2.从事革命运动者。
无字碑 wú zì bēi1.指泰山登封台下无字的石碑。据传为秦始皇所立。宋晁补之《谒岱词即事》诗:"初疑无字碑,莹洁谁敢文。又怪玉女井,鸟絶何由奫?"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秦始皇泰山立无字碑,解者纷纭不定。或以为碑函,或以为镇石,或以为欲刻而未成,或以为表望,皆臆说也。"一说为汉武帝所立。 2.陕西干县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合葬干陵陵区有武则天无字碑。 3.指为功业隆重或德行秽败而难以文字状述者所立的没有文字的碑。明胡侍《真珠船.无字碑》:"《刘宾客嘉话録》云:东晋谢太傅墓碑,但树贞石,初无
没字碑 méi/mò zì bēi1.没有镌刻文字的碑石。指泰山玉皇顶庙前无字的巨碑。碑身高六米,宽一点二米,传为秦始皇时立,后人考证为汉武帝所建。 2.比喻虚有仪表而不通文墨的人。
洋码字 yáng mǎ zì1.指阿拉伯数字。
画十字 huà shí zì①不识字的人在契约或文书上画个‘十’字代替签字。②基督教徒祈祷时一种仪式,用右手从额上到胸前,再从一肩到另一肩画个‘十 ’字形,纪念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文字禅 wén zì chán/shàn1.用诗文阐发的禅理。
背字儿 bèi zì er〈方〉背运①:走~。
拉丁字母 lā/lá dīng/zhēng zì mǔ拉丁文(古代罗马人所用文字)的字母。一般泛指 根据拉丁文字母加以补充的字母,如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的字母。汉语拼音方案也采用拉丁字母。[拉丁,英Latin] 拉丁字母表 大写
三写易字 sān xiě yì zì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惜字如金 xī zì rú jīn指极其节省文字,不多费笔墨。
挑字眼儿 tiāo zì yǎn ér从措辞用字上找小毛病。

字的解释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俷g )间。字斟句酌。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
书法的作品:字画。字幅。
字的音:字正腔圆。
人的别名,亦称“表字”,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字号”。
合同,契约:字据。
旧时称女子出嫁:待字闺中。
生子,乳,爱:字乳(生育)。字孕(怀孕)。

笔画数:6;
部首:子;
笔顺编号:425521


字字开头的组词

字字在中间的组词

字字结尾的组词

字字二字组词

字字三字组词

字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