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组词

雪冤 xuě yuān1. 洗雪冤屈。
雪屋 xuě wū1.大雪封门的房屋。隐者或僧侣的住房。 2.像雪堆成的房屋。 3.积雪之屋。 4.雪光映照的屋子。
雪山 xuě shān1.积雪的山。 2.山名。原指印度北部喜马拉雅诸山﹐传说释迦牟尼成道前曾在此苦行。后借指佛教圣地或僧侣住地。 3.山名。祁连山的别称。 4.山名。岷山的主峰。在今四川省松潘县南。 5.用雪堆成的山状物。
雪花 xuě huā1.亦作"雪华"。 2.空中飘下的雪﹐形状像花﹐故名。 3.用雪雕塑成的花状物。 4.某些白色物的代称。(1)白色的花。唐高正臣《晦日置酒林亭》诗:"柳翠含烟叶,梅芳带雪花。"唐白居易《题州北路旁老柳树》诗:"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唐温庭筠《杏花》诗:"红花初绽雪花繁,重迭高低满小园。"(2)白色的鸟。宋司马光《鹭鸶》诗:"遥望孤飞下秋水,雪花一片落晴天。"(3)水花。宋范成大《初泛潇湘》诗:"六浆齐飞急下滩,碧琉璃上雪花翻。"宋方岳《观鱼》诗:"湘竿击水雪花飞,鸬
梳雪 shū xuě1.梳理白发。谓年迈。
夏雪 xià xuě1.夏季降雪。 2.夏季未消的雪。
小雪 xiǎo xuě1.二十四节气之一﹐相当于阳历11月22日或23日。 2.少量之雪。
雪丑 xuě chǒu1.洗除羞耻。
雪兴 xuě xīng/xìng1.雪景引起的兴致。 2.雪夜访友的兴致。用晋王徽之雪夜访戴逵典﹐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雪刃 xuě rèn1.明亮锋利的刀剑。
雪卷 xuě juàn/juǎn1. 被风吹卷起的雪堆,通常是圆柱形,两头是凹面。
雪壳 xuě ké/qiào1. 在软雪上冻结的脆而坚实的外层。
雪嫩 xuě nèn1.形容非常嫩。
雪影 xuě yǐng1.白色的花鸟等物的影象。 2.雪的残迹。 3.雪夜模糊的景物。
雪滩 xuě tān1.水中砂石堆。因呈白色﹐故称。
雪潭 xuě tán1.水清见底的水潭。
雪藏 xuě cáng1、冷藏;冰镇:~汽水。3、比喻搁置不用:这几篇批评文章遭到~。3、比喻有意掩藏或保留:球队把主力~起来,关键比赛才派上场。
雪魄 xuě pò1.飘泊无定的魂魄。 2.借指具有高尚品格的灵魂。
香雪 xiāng xuě1.指白色的花。 2.指梅花。 3.比喻妇女用的花粉。
黄雪 huáng xuě1.黄色的雪。 2.比喻黄色的花。
黍雪 shǔ xuě1.谓用黍子来擦拭桃子上的毛。《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孔子御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哀公曰:'请用。'仲尼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揜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仲尼对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祭先王为上盛。果蓏有六﹐而桃为下﹐祭先王不得入庙。丘之闻也﹐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今以五谷之长雪果蓏之下﹐是从上雪下也﹐丘以为妨义﹐故不敢以先于宗庙之盛也。"后遂用作咏桃的典故。
三月雪 sān yuè xuě1.春雪。喻春江的浪涛。 2.花名。
雪末籽 xuě mò zǐ1.方言。向日葵籽。
雪里红 xuě lǐ hóng/gōng1.见"雪里蕻"。
雪窗萤火 xuě chuāng yíng huǒ比喻勤学苦读。同“雪窗萤几”。
飞鸿印雪 fēi hóng yìn xuě鸿:大雁。大雁踩过的雪地。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冰天雪窖 bīng tiān xuě jiào形容极为寒冷。
冰柱雪车 bīng zhù xuě chē原为唐朝刘义的两首诗名。后用以赞美别人的诗文优美。
冰肌雪肤 bīng jī xuě fū像冰一样的肌肤。形容女子洁美的体肤。
雪山飞狐 xuě shān fēi hú长篇小说。金庸作。1957年发表。明末李自成败退北京时将一神秘铁盒托付给“飞天狐狸”胡卫士。一百多年后,武林、山寨、镖局、奸僧、朝廷鹰犬为追寻这一铁盒在长白山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斗。作品采用倒叙手法,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雪的解释


xuě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雪花。雪山。雪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洗去,除去:报仇雪恨。为国雪耻。平反昭雪。
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雪涕而顾晏子”。
姓。

笔画数:11;
部首:雨;
笔顺编号:14524444511


雪字开头的组词

雪字在中间的组词

雪字结尾的组词

雪字二字组词

雪字三字组词

雪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