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的组词

巫医 wū yī1.古代以祝祷为主或兼用一些药物来为人消灾治病的人。 2.巫师和医师。
巫山 wū shān1.战国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之立庙,号曰朝云。"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 2.山名。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北与大巴山相连,形如"巫"字,故名。长江穿流其中,形成三峡。
巫师 wū shī1.男巫女巫的通称;或专指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
巫祝 wū zhù1.古代称事鬼神者为巫,祭主赞词者为祝;后连用以指掌占卜祭祀的人。
巫蛊 wū gǔ1.古代称巫师使用邪术加害于人为巫蛊。 2.指巫蛊之祸。
医巫 yī wū1.治病的人。古代医生往往兼用巫术治病,故称。
箕巫 jī wū1.指卜筮之事。
大巫 dà wū1.指为首的或法术高明的巫师。 2.比喻自己所敬服的人。
巫云 wū yún1.指男女幽会。
巫妪 wū yù1.巫婆。
巫娥 wū é1.指巫山神女。亦泛指美女。
巫媪 wū ǎo/yùn/wò1.巫婆。
巫阳 wū yáng1.古代传说中的女巫。 2.古神医名。参见"巫彭"。 3.巫山的南面,指巫峡。 4.即巫山。
巫音 wū yīn1.巫觋歌舞时用的音乐。
师巫 shī wū1.巫师。
葬巫 zàng wū1.即葬师。
里巫 lǐ wū1.指乡里歌巫。
钟巫 zhōng wū1.神名。春秋时诸侯及大夫立以为祭主。《左传.隐公十一年》﹕"公(鲁隐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焦循《春秋左传补疏.隐公十一年》﹕"盖巫能降神﹐神物凭之﹐即巫以为神﹐故即名其神钟巫。尹氏主之者﹐所谓家为巫史也。隐公祷而得归﹐遂亦信而立为祭主。"一说祭名。
黔巫 qián wū1.指四川巫山及古黔中一带。
楚巫娥 chǔ wū é1.指巫山神女。
巫支祁 wū zhī qí1.淮水神名。
巫山云雨 wū shān yún yǔ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云雨巫娥 yún yǔ/yù wū é1.喻指行苟且之事的女子。
伛巫跛击 yǔ wū bǒ jī1.古代的巫师。
十二巫峰 shí èr wū fēng1.即巫山十二峰。在四川巫山县东巫峡两岸。战国时楚人宋玉作《高唐赋》,说楚怀王游云梦中的高唐之台,曾梦与巫山神女欢会。后即以"巫山"作为男女幽会的典故。"十二巫峰"即指巫山。
另楚寒巫 lìng chǔ hán wū楚:楚怀王;巫:巫山神女。指夫妇或情人分居两地,孤单寂寞。
楚雨巫云 chǔ yǔ wū yún楚地巫峡的云和雨。多比喻男女幽情。
巫山神女 wū shān shén nǚ/rǔ1.相传赤帝之女名姚姬,未嫁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楚怀王游高唐,昼寝,梦与其神相遇,自称"巫山之女"。见宋玉《高唐赋》序及李善注。后人附会,为之立像,称为"巫山神女"。
巫蛊之祸 wū gǔ zhī huò1.汉武帝时因巫蛊而引起的一场统治者内部的斗争。汉时迷信,以为用巫术诅咒及用木偶人埋地下,可以害人,称为"巫蛊"。武帝晩年多病,疑乃左右人巫蛊所致。征和二年,江充因与太子有隙,借机诬告太子宫中埋有木人,太子惧,杀充及胡巫,武帝发兵追捕,太子兵拒五日,战败自杀。掘蛊之事上牵丞相,下连庶民,前后被杀者数万人,史称"巫蛊之祸"。事见《汉书·武帝纪》﹑《江充传》﹑《公孙贺传》。
诃佛诋巫 hē fó dǐ wū“诃”同“呵”。犹言诃佛骂祖。巫,巫师。

巫的解释



以祈祷求神骗取财物的人:巫婆。女巫。男巫。巫术。小巫见大巫(喻小的跟大的一比,就显得小不如大)。
姓。

笔画数:7;
部首:工;
笔顺编号:1234341


巫字开头的组词

巫字在中间的组词

巫字结尾的组词

巫字二字组词

巫字三字组词

巫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楚巫娥 楚巫鬟 巫支祁 巫支祈

巫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