睚眦之隙的解释

睚眦之隙的解释
睚眦:发怒时瞪眼睛;隙:嫌隙。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嫌隙。比喻极小的怨恨。解释
yá zì zhī xì拼音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今争睚眦之隙,以成千钧之绚,民在涂炭,各不聊生,曾不改寤,遂成祸乱。”出处
yzzx简拼
四字成语字数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用法
睚眦之怨 睚眦之嫌 睚眦之忿近义
当此南北交讧,奈何与市井细民,申勃谿之谈,修睚眦之隙乎。 ★《明史·黄道周传》例子
来源:简编版
  1. 怒目而视的怨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后汉书.卷二七.赵典传》:「今与郭汜争睚眦之隙,以成千钧之雠,人在涂炭,各不聊生。」《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也作「睚眦之怨」。
来源:修订版
  1. 怒目而视的怨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后汉书˙卷二十七˙赵典传:今与郭汜争睚眦之隙,以成千钧之雠,人在涂炭,各不聊生。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亦作睚眦之怨。
来源:成语典

《睚眦之隙》包含的汉字

  • 睚yá眼角: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笔画数:13;部首:目;笔顺编号:2511113121121
  • 眦zì眼角,上下眼睑的接合处,靠近鼻子的称“内眦”,靠近两鬓的称“外眦”:眦裂(形容愤怒到极点)。笔画数:11;部首:目;笔顺编号:25111212135
  • 之zhī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往,到:“吾欲之南海”。笔画数:3;部首:丶;笔顺编号:454
  • 隙xì裂缝:隙罅(裂缝)。缝隙。隙大而墙坏。感情上的裂痕:隙嫌。有隙。仇隙。闲,空:隙地(空地)。农隙。机会,空子:乘隙。际,接近:“北隙乌丸、夫馀”。笔画数:12;部首:阝;笔顺编号:522342511234

网友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