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两断的解释
一刀斩为两段。比喻坚决断绝关系。解释
yī dāo liǎng duàn拼音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朱子语类》卷四十四:“观此可见克己者是从根源上一刀两断,便斩绝了,更不复萌。”出处
一刀兩斷繁体
ydld简拼
ㄧ ㄉㄠ ㄌㄧㄤˇ ㄉㄨㄢˋ注音
常用成语程度
四字成语字数
中性成语色彩
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坚决断绝关系用法
紧缩式成语结构
古代成语年代
当机立断近义
文先生真是快人,贱性也是一刀两断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四回例子
severe at one blow翻译
判谜语
一,不能读作“yì”。正音
- 比喻断绝关系。【例】离婚之后,他们夫妻俩便一刀两断,没有往来。
- 一刀斩成两断。《西游记》第九回:「你若从我,万事皆休,若不从时,一刀两断!」也作「一刀两段」。
- 比喻断绝关系。《朱子语类.卷四四.论语.宪问篇》:「观此,可见『克己』者是从根源上一刀两断,便斩绝了,更不复萌。」《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那穷鬼自知无力,必然情愿退亲。我就要了他休书,却不一刀两断?」也作「一刀两段」。
- 形容行事干脆爽快。《歧路灯》第七一回:「一个男人家,心里想做事,便一刀两断做出来。」《野叟曝言》第一四回:「有谋赞道:『文先生真是快人,贱性也是一刀两断的。』」也作「一刀两段」。
- 一刀将物品砍断为二,形容处理事情坚决果断,干脆俐落。语本唐.寒山〈诗〉。后用「一刀两断」比喻坚决地断绝关系。
- 唐.寒山〈诗〉三○三首之二四一(据《全唐诗.卷八○六.寒山》引)上人心猛利,一闻便知妙。中流心清净,审思云甚要。下士钝暗痴,顽皮最难裂。直待血淋头,始知自摧灭。看取开眼贼,闹市集人决。死尸弃如尘,此时向谁说。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段截。人面禽兽心,造作1>何时歇。 〔注解〕 (1) 造作:此指造作恶业。
- 寒山,是唐代的隐士,也是一位高僧。姓名和生卒年均不可考,因为长期隐居于天台的寒岩,因而称为「寒山」或「寒山子」。其诗风与早期的禅宗思想一致,蕴含禅宗的哲理。他有一首诗,说到智慧过人者与一般才德低下者的不同。才智过人的,心思敏锐,勤奋不懈地修道,可以领悟当中的佛法意境;而才德低下的,通常愚昧无知且冥顽不灵,一直要到大难临头了,才知道毁灭了自己的人生。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明知故犯而不惧后果的人,将在市集中被处以死刑,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坚决果断地接受斩首。诗的原文「一刀两段截」,后来演变出「一刀两断」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坚决地断绝关系。
《一刀两断》包含的汉字
-
一yī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纯;专:专一。一心一意。全;满:一生。一地水。相同:一样。颜色不一。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乃;竞:一至于此。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或者:一胜一负。初次:一见如故。助词,表示程度深:“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笔画数:1;部首:一;笔顺编号:1
-
刀dāo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镰刀。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刀币。姓。笔画数:2;部首:刀;笔顺编号:53
-
两(兩)liǎng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两个黄鹂。两本书。双方: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表示不定数目:两下子。两着儿(zh乷r )。笔画数:7;部首:一;笔顺编号:1253434
-
断(斷)duàn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不继续,禁绝: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zh弉g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判定,决定:判断。诊断。断狱(审理和判决罪案)。一定,绝对:断乎不可。断然施行。续笔画数:11;部首:斤;笔顺编号:43123453312
网友查询:
- jǔ yǔ bù rù 龃龉不入
- gāo jué xiǎn wèi 高爵显位
- jī hán jiāo pò 饥寒交迫
- fēng zhú zhī nián 风烛之年
- shùn kǒu tán tiān 顺口谈天
- suí hóu zhī zhū 随侯之珠
- xiáng yāo chú guài 降妖除怪
- zhuī dāo zhī lì 锥刀之利
- yǐng zhōng bái xuě 郢中白雪
- yí zān qì xì 遗簪弃舄
- zéi zǐ luàn chén 贼子乱臣
- háo zhú āi sī 豪竹哀丝
- chǎn shàng ào xià 谄上傲下
- jì gōng xíng fēng 计功行封
- pú biān zhī zhèng 蒲鞭之政
- máng cì zài gōng 芒刺在躬
- liáng shī zhèng yǒu 良师诤友
- shén bù zhǔ tǐ 神不主体
- mó pò kǒu shé 磨破口舌
- zhī xiǎo móu dà 知小谋大
- zhān gài hòu rén 沾溉后人
- jiāng yún wèi shù 江云渭树
- chǔ yǔ wū yún 楚雨巫云
- zhī fù yǐng cóng 枝附影从
- dù jiàn fáng méng 杜渐防萌
- yì qì yáng yáng 意气扬扬
- jí zào mào jìn 急躁冒进
- bù yī zhī xióng 布衣之雄
- shān gǔ zhī shì 山谷之士
- sù jiàng jiù zú 宿将旧卒
- jiā dào xiǎo kāng 家道小康
- shí fēi yì yì 实非易易
- fèng yáng rén fēng 奉扬仁风
- yīn shì ér dòng 因势而动
- hán xiào jiǔ yuán 含笑九原
- tóng è xiāng jì 同恶相济
- fěi yí suǒ sī 匪夷所思
- kè zú shì jù 刻足适屦
- jī zhōng dǐng shí 击钟鼎食
- bīng lǎo jiàng jiāo 兵老将骄
- kè qín kè jiǎn 克勤克俭
- dǎo sān diān sì 倒三颠四
- fǔ yǎng suí rén 俯仰随人
- zhòng qíng yì jǔ 众擎易举
- bù lìng ér xìn 不令而信
- yī yǒng zhī fū 一勇之夫
- jí rén zì yǒu tiān xiàng 吉人自有天相
-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tóng yōu xiāng jiù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