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乘》的解释

上乘的解释
拼音: shàng shèng
shàng/shǎng chéng/shèng
①佛教名词。即“大乘”。佛教的主要流派之一。《宝积经》:“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名为上乘。”②指高妙的境界或上等的事物(多用于文艺、技艺方面):上乘之作|所谓大巧若拙,书家之上乘也|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落了言诠,已非上乘。 解释
  1. 比喻上等的事物。【例】这块玉珮不论质地、雕工,皆属上乘。
来源:简编版
  1. 四马共驾一车为「上乘」。《左传.哀公十七年》:「良夫乘衷甸两牡」句下唐.孔颖达.正义:「盖以四马为上乘,两马为中乘。」
  2. 上等的好马。《左传.哀公六年》:「尝献马于季孙,不入于上乘,故又献此,请与子乘之。」
  3. 上等而高妙的境界。《花月痕》第一五回:「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落了言诠,已非上乘。」
来源:修订版

《上乘》包含的汉字

  • 上shàng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去,到:上街。向前进:冲上去。增加:上水。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涂:上药。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拧紧发条:上弦。登载,记:上账。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1”的高音。下上shǎng ㄕㄤˇ〔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下下笔画数:3;部首:一;笔顺编号:211
  • 乘chéng骑,坐:乘马。乘车。乘客。乘警。趁着,就着:乘便。乘机(趁着机会)。乘势。乘兴(xìng)。因利乘便。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乘法。乘幂(mì)。乘数。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小乘。上乘。下乘。姓。乘shèng ㄕㄥˋ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乘舆。千乘之国。古代称四为乘:乘矢。乘壶。“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乘。野乘。笔画数:10;部首:丿;笔顺编号:31221135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