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印》的解释

子母印的解释
拼音: zǐ mǔ yìn
zǐ mǔ yìn
指一大一小两个印章套合组成的印章。大者为母印,小者为子印,多有兽钮或龟钮,母印腹空纳子印,合成母抱子状。亦有母印钮作身,子印钮作首,合而成完整兽形者。 解释
  1. 由大小两个或三个套合成一组的印章,通常大印做成母兽的形状,再将印的中腹挖空,使做成小兽状的小印藏于其中。因如此的形体似母兽拥抱子兽,故称为「子母印」。此种印章,始于汉代,盛行于魏晋六朝。也称为「套印」。
来源:修订版

《子母印》包含的汉字

  • 子zǐ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动物的卵:鱼子。蚕子。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刵 )。棋子儿。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姓。女父母笔画数:3;部首:子;笔顺编号:521
  • 母mǔ妈妈,娘:母亲。母性。母系。慈母。母忧(称母亲去世)。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姑母。舅母。雌性的,与“公”相对:母鸡。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母国。母校。母音(元音)。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螺丝母。子母扣。姓。女子父公笔画数:5;部首:母;笔顺编号:55414
  • 印yìn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a)。彼此符合:印证。心心相印。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姓。笔画数:5;部首:卩;笔顺编号:35152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