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趋》的解释
拼音:
yī bù yī qū
yī bù yī qū
①形容紧跟着行走。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 解释
①形容紧跟着行走。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 解释
- 形容紧跟著别人后面走。参见「亦步亦趋」条。《镜花缘》第一九回:「稳著步儿,探著腰儿,挺著胸儿,直著颈儿,一步一趋,望前而行。」后用以形容事事模仿、追随别人。如:「作文章若一步一趋,模仿前人,岂不了无新意,毫无自我?」
- 义参「亦步亦趋」。见「亦步亦趋」条。
- 此处所列为「亦步亦趋」之典源,提供参考。 《庄子.田子方》颜渊1>问于仲尼2>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3>,而回瞠4>若乎后矣!」夫子曰:「回,何谓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趋,亦趋也;夫子辩,亦辩也;夫子驰,亦驰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注解〕 (1) 颜渊:颜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时鲁人,为孔子弟子。天资明睿,贫而好学,于弟子中最贤,孔子称其「不迁怒,不贰过」。后世称为「复圣」,列于孔门德行科。 (2) 仲尼: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3) 奔逸绝尘:奔走的速度极快,比喻才能杰出。见「奔逸绝尘」。 (4) 瞠:音ㄔㄥ,张目直视的样子。
- 此处所列为「亦步亦趋」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颜渊在孔子弟子中最为贤良,虽然贫困,却不受外在环境影响,依然奋发好学,在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里,名列于德行科。在《庄子.田子方》中,曾用他们师生为例,来说明道家自然无为的道理。文章中记载了孔子和颜渊的一段对话。有一天颜渊请教孔子:「夫子走的时候,我也跟著走;夫子快步走,我也跟著快步走;夫子快跑时,我也跟著快跑。可是当夫子奔走速度达到非常快速的时候,我却只能在后面瞪著眼睛直看。」颜渊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孔子做什么,他也跟著做什么,但是却发现某些地方是无法模仿、跟上脚步的,也就是孔子不需要说什么,众人就自然信服;不曾亲近或偏袒,但情意却自然而周到;没有爵位,而百姓却自然归向他,这些在颜渊的心中,一直无法看出是什么缘故,因此就向孔子请教。而孔子也向颜渊解释,这一切都是因为虚心的顺应自然万物之变化,遵循著既有的大自然规律的关系。后来「亦步亦趋」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事事追随或仿傚别人。
《一步一趋》包含的汉字
-
一yī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纯;专:专一。一心一意。全;满:一生。一地水。相同:一样。颜色不一。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乃;竞:一至于此。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或者:一胜一负。初次:一见如故。助词,表示程度深:“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笔画数:1;部首:一;笔顺编号:1
-
步bù行走:步兵。步行(x妌g )。徒步。信步。闲步。固步自封。望而却步。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行走时两脚的距离:步伐。步测。寸步难行。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步骤。初步。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古同“埠”,多用于地名。姓。笔画数:7;部首:止;笔顺编号:2121233
-
趋(趨)qū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鹅或蛇伸头咬人。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趋(趨)cù古同“促”,催促;急速。笔画数:12;部首:走;笔顺编号:12121343551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