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的解释

三晋的解释
拼音: sān jìn
sān jìn
1.战国时赵﹑韩﹑魏三国的合称。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大夫,战国初,分晋各立为国,故称。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及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后"三晋"又为山西省别称。 解释
  1. 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卿分晋,至战国周威烈王正式命韩、赵、魏为诸侯,称为「三晋」。《战国策.燕策三》:「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於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
来源:修订版

《三晋》包含的汉字

  • 三sān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笔画数:3;部首:一;笔顺编号:111
  • 晋jìn进:晋级。晋升。晋谒(进见)。中国周代诸侯国名。中国山西省的别称:晋剧。中国朝代名:西晋。东晋。笔画数:10;部首:日;笔顺编号:122431251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