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筹》的解释

一筹的解释
拼音: yī chóu
yī chóu
1.用以计数的一根竹签。 2.一个计策;一个办法。古代以刻有数字的竹筹布算,每得一数,即下一筹,故称谋略为运筹﹑筹策。 3.指一更。 4.犹一着。 5.一名,一个。 解释
  1. 筹,一种古代的计算工具,于竹筹上刻有数字。一筹指一个等级、程度。《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佛经说人不可以著相,我们总算著了雅相,是要输他一筹哩!」
  2. 比喻一个谋略、计策。语本《宋史.卷四三四.儒林传四.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来源:修订版

《一筹》包含的汉字

  • 一yī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纯;专:专一。一心一意。全;满:一生。一地水。相同:一样。颜色不一。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织。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一算。试一试。乃;竞:一至于此。部分联成整体:统一。整齐划一。或者:一胜一负。初次:一见如故。助词,表示程度深:“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笔画数:1;部首:一;笔顺编号:1
  • 筹(籌)chóu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筹策(a.古代计算用具,以木制成的小棍或小片;b.计策)。筹算。筹码。略胜一筹。竹筹。酒筹。谋划:筹款。筹备。筹措。筹划。筹集。筹建。运筹。统筹。一筹莫展。笔画数:13;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111312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