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的解释
拼音:
fēng yǔ piāo yáo
fēng yǔ piāo yáo
飘摇:飘荡。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解释
飘摇:飘荡。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解释
- 比喻时局动荡不安,极不稳定。语本《诗经.豳(ㄅㄧㄣ)风.鸱鸮》。【例】政治的不安定,造成国内局势风雨飘摇,人人自危。
- 本指树上的鸟窝在风雨中飘荡。语本《诗经.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后比喻时局动荡不安,极不稳定。宋.郑清之〈念奴娇.楚天霜晓〉词:「多少风雨飘摇,夫君何素,晚节应难改。」
- 「风雨飘摇」之「飘」,典源作「漂」。「漂」,同「飘」。受风雨的吹打而摇晃。语本《诗经.豳风.鸱鸮》。后用「风雨飘摇」比喻时局动荡不安,极不稳定。
- 《诗经.豳风.鸱鸮》予羽谯谯1>,予尾翛翛2>,予室翘翘3>,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4>。 〔注解〕 (1) 谯谯:音ㄑ|ㄠˊ ㄑ|ㄠˊ,羽毛散乱残敝的样子。 (2) 翛翛:音ㄒ|ㄠ ㄒ|ㄠ,鸟羽残破的样子。 (3) 翘翘:音ㄑ|ㄠˊ ㄑ|ㄠˊ,危险。 (4) 哓哓:音ㄒ|ㄠ ㄒ|ㄠ,恐惧声。
- 「风雨飘摇」原作「风雨漂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大抵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鸱鸮〉一诗为一只母鸟诉说自己养育子女,筑窝持家的辛劳与艰苦。全诗共四段,前三段叙述孩子被猫头鹰抓走,以及自己为保全家园,费尽辛苦构筑巢穴的过程。末段则用了「谯谯」、「翛翛」、「翘翘」、「哓哓」数个叠字,描写母鸟竭尽心力后的憔悴与朝不保夕的惊恐。母鸟自诉:「为了筑巢,我的羽毛变得散乱枯焦,尾巴残破得像是枯黄的稻草。但那窝巢在又高又危险的树梢,被风雨吹打得摇摇晃晃,我内心无比恐惧,却只能无助的哀叫。」此诗或有所寄托,今日已不可确知。后来「风雨飘摇」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时局动荡不安,极不稳定。出现「风雨飘摇」的书证如宋.郑清之〈念奴娇.楚天霜晓〉词:「多少风雨飘摇,夫君何素,晚节应难改。」
《风雨飘摇》包含的汉字
-
风(風)fēng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消息,传闻:风传(chu俷 )(传闻)。闻风而动。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姓。风(風)fěng古同“讽”,讽刺。笔画数:4;部首:风;笔顺编号:3534
-
雨yǔ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雨水。雨季。雨yù下雨,落下:雨雪。笔画数:8;部首:雨;笔顺编号:12524444
-
飘(飄)piāo随风飞动:飘扬。飘摆。飘散(s刵 )。飘洒。飘逸(洒脱自然,与众不同)。飘溢(飘荡洋溢)。飘拂。飘忽(a.风云等轻快地移动;b.摇摆,浮动)。飘荡。飘泊(同“漂泊”)。飘渺(同“漂渺”)。飘摇。飘零(a.飘荡;b.漂泊,流落无依)。飘飘然。笔画数:15;部首:风;笔顺编号:125221112343534
-
摇yáo摆动:摇曳。摇晃。摇荡。摇篮。动摇。摇摆。摇头摆尾。摇摇欲坠。扶摇直上。往上升:风举云摇。摆撼晃笔画数:13;部首:扌;笔顺编号:1213443311252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