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的解释

跳蚤的解释
拼音: tiào zǎo
tiào/táo zǎo
即“蚤①”。 解释
  1. 动物名。昆虫纲微翅目。体形很小,暗褐色,后腿长而有力,善跳跃。多寄生在哺乳动物或禽鸟身上,以吸吮血液为生。【例】到野外活动时,应避免在杂草中游玩,以防跳蚤叮咬。 ◎
来源:简编版
  1. 动物名。昆虫纲微翅目。体形很小,暗褐色,后腿长而有力,善跳跃。多寄生在哺乳动物或禽鸟身上,吸吮血液为生。
来源:修订版

《跳蚤》包含的汉字

  • 跳tiào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跳跃。跳水。跳荡。跳跶。跳高。跳远。跳舞。弹(t俷 )跳。暴跳如雷。跳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越过:跳班。跳棋。跳槽。一起一伏地动:心跳。眼跳。心惊肉跳。跳táo古同“逃”。笔画数:13;部首:足;笔顺编号:2512121341534
  • 蚤zǎo昆虫,赤褐色,善跳跃,寄生在人和畜的身体上,吸血液,能传染鼠疫等疾病。通称“跳蚤”、“虼蚤”。古同“早”。古同“爪”。笔画数:9;部首:虫;笔顺编号:54425121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