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日》的解释

捧日的解释
拼音: pěng rì
pěng rì
1.喻忠心辅佐帝王。语本《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表昱为东平相,屯范"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彧以昱梦白太祖。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 2.捧日营。参见"捧日营"。 解释
  1. 忠心辅佐帝王。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汉王改娄敬之族,事重论都。魏后变程昱之名,恩深捧日。」
  2. 唐宋时侍卫皇宫的军队。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捧日天武四厢》:「宋制,殿前司有捧日、天武左右四厢。略同唐制各置都指挥使、都虞候,每都有军使、副兵马使。」
来源:修订版

《捧日》包含的汉字

  • 1 两手托着:~心(用手捂住胸,喻拙劣的模仿)。~日。~读(敬辞,读别人的文章等)。~腹大笑。2 量词,用手能捧的东西:一~红枣。3 奉承或代人吹嘘:~场。吹~。~哏。
  • 日rì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日月星辰。日晷(gu?)(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白天,与“夜”相对:日班。天,一昼夜:多日不见。今日。日程。某一天:纪念日。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时候:春日。往日。每天,一天一天地:日记。日益。特指“日本国”。夜笔画数:4;部首:日;笔顺编号:251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