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鼗鼓》的解释
拼音:
táo gǔ
táo gǔ
1.有柄的小鼓。以木贯之,摇之作声。古祭礼用的一种乐器。亦指鼗鼓之声。 解释
1.有柄的小鼓。以木贯之,摇之作声。古祭礼用的一种乐器。亦指鼗鼓之声。 解释
- 古代的一种鼓。其形制和奏法与今日的拨浪鼓相似,是鼓穿在木柄上,鼓框左右用绳系著两个小珠状物,手摇木柄,珠状物来回敲击鼓面以发声。《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金次福、鲍廷玺,两人领了一班司球的、司琴的、司瑟的、司管的、司鼗鼓的、司祝的、司敔的。」
《鼗鼓》包含的汉字
-
鼗táo两旁缀灵活小耳的小鼓,有柄,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笔画数:19;部首:鼓;笔顺编号:3415341212514311254
-
鼓gǔ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鼓角(ji僶 )。大鼓。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高起,凸出:鼓包。鼓胀。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饱瘪泄笔画数:13;部首:鼓;笔顺编号:121251431125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