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解释

因材施教的解释
拼音: yīn cái shī jiào
yīn cái shī jiào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解释
  1. 依据受教者不同的资质,而给予不同的教导内容及方式。【例】因材施教是一项合理而有效的教学原则。
来源:简编版
  1. 依据受教者不同的资材,而给予不同的教导。如:「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让资质不同的学生适性发展。」
来源:修订版
  1. 依据受教者不同的资材,而给予不同的教导。#语本《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九》。
  2. #《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九》孔子1>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 〔注解〕 (1)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参考资料〕 另可参考: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为政》
  3. 孔子晚年回到了鲁国,致力于古代典籍的整理,并从事教育工作,不但开平民教育之先河,也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有许多创新的教育观,其中「因材施教」的主张对后世影响至巨。例如《论语.为政》中记载了子游、子夏曾分别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给了两人不同的答案。子游虽能奉养父母,但少了敬,所以孔子回答时,强调了「敬」的重要。子夏在侍亲态度欠佳,所以孔子强调愉悦容色的重要。也就是说两人虽然问了一样的问题,但孔子针对个别欠缺的部分作回应,所以会有不同的答案。另外,在〈雍也〉篇中孔子直接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也说明了应依循个别的的不同资质予以施教,才能有成效。孔门弟子三千,分列于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四科,程颐认为便是依其资质与能力而分,所以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程颐的这段话见载于《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九》,后来「因材施教」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说明教育者必须依据受教者不同的资材,而给予不同的教导。
来源:成语典

《因材施教》包含的汉字

  • 因yīn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原因。因素。因果。病因。理由:因为(w唅 )。因而。依,顺着,沿袭:因此。因之。因循(a.沿袭;b.迟延拖拉)。因噎废食。陈陈相因。果笔画数:6;部首:囗;笔顺编号:251341
  • 材cái木料,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材料。教(ji刼 )材。素材。题材。就地取材。能力,资质:材干(g刵 )。大材小用。因材施教(ji刼 )。棺木:寿材。笔画数:7;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123
  • 施shī实行:施工。施政。设施。施展。施教(ji刼 )。施为(w唅 )。施威。实施。措施(办法)。发号施令。用上,加工:施肥。施粉。给予:施礼。施诊。施恩。姓。笔画数:9;部首:方;笔顺编号:415331525
  • 教jiào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使,令:风能教船走。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姓。学教jiāo传授:教课。你教给我做。学笔画数:11;部首:攵;笔顺编号:121352131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