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的解释

厉兵秣马的解释
拼音: lì bīng mò mǎ
lì bīng mò mǎ
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解释
  1. 厉,磨;秣,喂。厉兵秣马为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做好战斗前的准备工作。【例】国军厉兵秣马,已完成备战。
来源:简编版
  1. 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完成作战准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明史.卷二七六.沈宸荃传》:「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厉兵秣马,以报国雠。」也作「秣马利兵」、「秣马厉兵」、「厉兵粟马」、「励兵秣马」、「砺兵秣马」、「砺戈秣马」。
来源:修订版
  1. 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完成作战准备。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后亦用「厉兵秣马」比喻完成事前准备工作。△「严阵以待」
  2.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1>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2>敝邑,为从者之淹3>,居则具一日之积4>,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5>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6>,则束载7>、厉兵8>、秣马9>矣。 〔注解〕 (1) 步师:行军。 (2) 腆:音ㄊ|ㄢˇ,丰厚。 (3) 淹:滞留、停留。 (4) 积:蓄存、储藏粮食。 (5) 遽:驿车。 (6) 郑穆公使视客馆:此句据阮元《校勘记》补。郑穆公,西元前649∼前606,春秋时郑国国君。客馆,招待宾客休息、居住的房舍。 (7) 束载:捆物装车。为作战之准备。 (8) 厉兵:磨利兵器。为作战之准备。 (9) 秣马:喂马。为作战之准备。
  3. 厉兵,磨利兵器。秣马,喂马。「厉兵秣马」指完成作战的准备。《左传》记载:鲁僖公三十二年,驻防郑国都的秦将杞子,派人报告秦王他们已掌管郑国都的北门,是攻打郑国的好机会。三十三年春天,秦王决定派兵攻打郑国。郑国商人弦高在前往周都城经商途中遇到秦军,知道秦军意图后,他一方面用四张兽皮和十二头牛慰劳赏赐秦军,一方面则是派人赶紧回报郑穆公这件事。郑穆公获报后,派人去招待秦国驻军休息、居住的房舍察看,结果见到他们已经捆物装车、磨利兵器、喂好马匹,完成作战的准备。于是郑穆公将计就计派皇武子去送行,让秦军知道郑国已有防备,免去一场战争。后来「厉兵秣马」被用来指完成作战准备。亦用来比喻完成事前准备工作。另外在《左传.成公十六年》中,可见「秣马利兵」一词,也作比喻完成作战准备的意思。
来源:成语典

《厉兵秣马》包含的汉字

  • 厉(厲)lì严格:厉禁(a.列队警戒;b.严厉的禁令)。厉行(x妌g )节约。严肃:严厉。声色俱厉。凶猛: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磨,使锋利:厉兵秣马。再接再厉。古同“疠”、“癞”,恶疮。姓。笔画数:5;部首:厂;笔顺编号:13153
  • 兵bīng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战士,军队: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卒笔画数:7;部首:八;笔顺编号:3212134
  • 秣mò牲口的饲料:粮秣。喂牲口:秣马厉兵(亦作“厉兵秣马”)。笔画数:10;部首:禾;笔顺编号:3123411234
  • 马(馬)mǎ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大:马蜂。马勺。姓。笔画数:3;部首:马;笔顺编号:55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