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茅》的解释

包茅的解释
拼音: bāo máo
bāo máo
1.古代祭祀时用以滤酒的菁茅。因以裹束菁茅置匣中﹐故称。 解释
  1. 成束捆绑的菁茅草。古代祭祀时,用来滤酒去滓,为春秋时楚国的贡物。《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史记.卷六二.管晏传》:「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也作「苞茅」。
来源:修订版

《包茅》包含的汉字

  • 包bāo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包好了的东西:邮包。背(b坕 )包。装东西的袋:书包。皮包。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总揽,负全责:包销。包揽。保证:包赔。包在我身上。约定的,专用的:包饭。包工。围:包围。包剿。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儿。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包。姓。笔画数:5;部首:勹;笔顺编号:35515
  • 茅máo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茅草。茅庐。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笔画数:8;部首:艹;笔顺编号:12254523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