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亩》的解释

南亩的解释
拼音: nán mǔ
nán/nā mǔ
1.谓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 解释
  1. 南边的田亩。因南坡向阳,利于植物生长,故田地多向南开垦。后泛称田亩。《诗经.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或耔。」唐.杜牧〈阿房宫赋〉:「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来源:修订版

《南亩》包含的汉字

  • 南nán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姓。北南nā〔南无()〕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北笔画数:9;部首:十;笔顺编号:122543112
  • 亩(畝)mǔ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十五亩等于一公亩。田中高处,垄:“居于畎亩之中”。笔画数:7;部首:亠;笔顺编号:412512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