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枯拉朽》的解释

摧枯拉朽的解释
拼音: cuī kū lā xiǔ
cuī kū lā xiǔ
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解释
  1. 比喻摧毁虚弱的势力极为容易。亦可比喻事情极容易做到。语本《汉书.卷十三.异姓诸侯王表》。【例】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敌军。
来源:简编版
  1. 语本《汉书.卷一三.异姓诸侯王表》:「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比喻摧毁虚弱势力极为容易。《晋书.卷七○.甘卓传》:「溯流之众,势不自救,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亦可比喻事情极容易做到。如:「对他来讲,解决这种问题根本就是摧枯拉朽的事。」也作「拉朽摧枯」、「摧枯折腐」。
来源:修订版
  1. 将已枯朽之事物加以摧毁,比喻摧毁虚弱势力极为容易。语本《汉书.卷一三.异姓诸侯王表》。后用「摧枯拉朽」比喻极容易做到,毫不费力。
  2. 《汉书.卷一三.异姓诸侯王表》秦既称帝,患周之败,以为起于处士横议,诸侯力争,四夷交侵,以弱见夺。于是削去五等,堕城销刃,箝语烧书,内锄雄俊,外攘胡粤,用壹威权,为万世安,然十余年间,猛敌横发乎不虞,适戍彊于五伯,闾阎偪于戎狄,向应于谤议,奋臂威于甲兵,乡秦之禁,适所以资豪桀而速自毙也。是以汉亡尺土之阶,繇一剑之任,五载而成帝业。书传所记,未尝有焉。何则?古世相革,皆承圣王之烈,今汉1>独收孤秦2>之弊。镌金石3>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故据汉受命,谱十八王,月而列之,天下一统,乃以年数。讫于孝文,异姓尽矣。 〔注解〕 (1) 汉:西元前206∼220,由汉高祖刘邦创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被曹丕篡位而亡,共历时四百余年。因其间曾被王莽篡夺,后刘秀又将王莽消灭,重建汉室,故史称汉光武帝刘秀以前为「前汉」,以后为「后汉」。 (2) 秦:西元前248∼前207,战国秦灭六国后,秦王政统一天下,建都咸阳,实行中央集权。因秦始皇专制独裁,二世皇帝残暴统治,致使六国遗民纷纷起兵抗暴,后为刘邦所灭。 (3) 镌金石:雕凿颂扬功德的箴铭。镌,音ㄐㄩㄢ,雕凿、雕刻。
  3. 「摧枯拉朽」指将已枯朽之事物加以摧毁,是十分容易的事。此语见于班固的《汉书》。班固认为秦朝灭亡,是因为实行焚书坑儒、箝制思想、烧毁兵器等措施,又集权中央,没有诸侯可以巩固保卫疆土。于是在建国初期,记取秦朝教训,分封韩信、彭越、英布等军功卓越的人为异姓诸侯王,以巩固政权,这也是汉朝在没有领土和缺乏武器的情况下,短短五年之内能够成就帝业的原因。正所谓,在坚硬的金石上雕刻很难,摧毁虚弱势力极为容易,是受形势所影响。后来「摧枯拉朽」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极容易做到,毫不费力。
来源:成语典

《摧枯拉朽》包含的汉字

  • 摧cuī破坏,折断:摧残。摧折。摧颓。摧眉折腰。挫败,挫折:摧败。摧挫。摧陷。伤痛:摧怆。摧心。笔画数:14;部首:扌;笔顺编号:12125232411121
  • 枯kū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枯。枯萎。枯槁。枯荣。枯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没趣味,无生趣:枯燥。枯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荣笔画数:9;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12251
  • 朽xiǔ腐烂:腐朽。朽木。永垂不朽(“朽”在此引申为磨灭)。衰老:衰朽。朽迈。笔画数:6;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1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