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休等戚》的解释

同休等戚的解释
拼音: tóng xiū děng qī
tóng xiū děng qī
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亦偏指共患难。同“同休共戚”。 解释
  1. 义参「休戚与共」。见「休戚与共」条。
  2. 此处所列为「休戚与共」之典源,提供参考。 《国语.周语下》晋孙谈之子周1>适周,事单襄公,立无跛,视无还,听无耸,言无远;言敬必及天,言忠必及意,言信必及身,言仁必及人,言义必及利,言智必及事,言勇必及制,言教必及辩,言孝必及神,言惠必及和,言让必及敌;晋国有忧未尝不戚2>,有庆未尝不怡。襄公有疾,召顷公而告之,曰:「必善晋周,将得晋国。其行也文,能文则得天地。……且夫立无跛3>,正也;视无还4>,端也;听无耸5>,成也;言无远6>,慎也。夫正,德之道也;端,德之信也;成,德之终也;慎,德之守也。守终纯固,道正事信,明令德7>矣。慎成端正,德之相8>也。为晋休9>戚,不背本也。被文相德,非国何取10>!」 〔注解〕 (1) 周:孙周(西元前586∼前558),晋襄公之曾孙,孙谈之子,即晋悼公。栾书等弑厉公,迎之于周。公立,修功业,施德惠,多次与楚国争夺郑,而楚国不敢与之相争。使魏绛和戎,戎人亲附。十四年,使六卿会合诸侯伐秦,深入秦地,渡泾至棫林,因将帅不和而退。后晋国复霸。在位十五年卒,谥悼。 (2) 戚:通「戚」,悲哀、忧伤。 (3) 立无跛:站时双腿并直不偏倚。跛,音ㄅ|ˋ,偏任、偏倚。 (4) 视无还:视时不会左顾右盼。还,音ㄏㄨㄢˊ,反复,指眼珠反复转动。 (5) 听无耸:听时不竖起耳朵。 (6) 言无远:言谈只论切近之事,不骛远。 (7) 明令德:通晓善良的品德。 (8) 相:音ㄒ|ㄤˋ,辅佐、帮助。 (9) 休:喜悦、快乐。 (10) 非国何取:指可以打败任何一个国家。
  3. 此处所列为「休戚与共」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国语.周语下》曾提到一段故事:孙周是晋襄公的曾孙,因为受到在位的晋厉公排挤,而避难到周王室,担任单襄公的家臣。他当时虽然年纪轻,但却为人忠厚,做事合于义理,即使远走他乡,对于晋国的一切仍然非常关心。听到晋国有不好的消息,总是跟著感到悲伤;而听到晋国有可喜的事情,心情也会跟著感到高兴。单襄公看得出来孙周是个才德兼备的青年,前途光明无限,因此在病重的时候,叮咛儿子单顷公说:「要好好善待晋国的公子,因为他虽然身处异乡,但却非常关心晋国的一切,不忘其本,自觉与晋国的荣辱安危互相关联。现在的晋厉公是个昏君,将来孙周一定会回国去接任国君,继承王位,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对待他。」后来,晋国发生叛乱,厉公被杀,孙周果然被迎回晋国,即位为晋悼公。后来「休戚与共」这句成语,当就从这里的原文「为晋休戚,不背本也」演变而出,形容彼此同甘共苦。
来源:成语典

《同休等戚》包含的汉字

  • 同tóng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和,跟:同流合污。姓。异同tòng〔胡同〕见“异胡”。异笔画数:6;部首:口;笔顺编号:251251
  • 休xiū歇息:休整。休假。休闲。离休。停止:休业。完结(多指失败或死亡)。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断绝夫妻关系:休妻。不要:休想。休提。吉庆,美善,福禄:休咎(吉凶)。助词,用于语末,与“罢”、“了”等用法相当:归休。辞去官职:休官。ceasedon'treststop戚休xù古同“煦”,温暖。ceasedon'treststop戚笔画数:6;部首:亻;笔顺编号:321234
  • 等děng古代指顿齐竹简(书)。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相等。平等。等于。等同。等值。等量齐观。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等级。等次。等第。等而下之。特指台阶的级。种,类:这等事。表示同一辈份的多数人:我等。尔等。表示列举未尽,或用于列举煞尾:北京、上海等地。候,待:等候。等待。待到:等我写完。同“戥”。笔画数:12;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121124
  • 戚qī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外戚。戚族。戚友。忧愁,悲哀:戚然。凄戚。哀戚。休戚。古代兵器,像斧。姓。休笔画数:11;部首:戈;笔顺编号:132112345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