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同伐异》的解释

标同伐异的解释
拼音: biāo tóng fá yì
biāo tóng fá yì
标:标榜;伐:声讨。帮助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意见不同的人。 解释
  1. 标榜同道,攻讦异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真长标同伐异,侠之大者。」
来源:修订版
  1. 义参「党同伐异」。见「党同伐异」条。
  2. 此处所列为「党同伐异」之典源,提供参考。 《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序》及汉祖杖剑,武夫勃兴,宪令宽赊,文礼简阔,绪余四豪之烈,人怀陵上之心,轻死重气,怨惠必雠,令行私庭,权移匹庶,任侠之方,成其俗矣。自武帝1>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2>,至有石渠3>分争4>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盛于时矣。至王莽专伪,终于篡国,忠义之流,耻见缨绋,遂乃荣华丘壑,甘足枯槁。虽中兴在运,汉德重开,而保身怀方,弥相慕袭,去就之节,重于时矣。逮桓灵之闲,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 〔注解〕 (1) 武帝:汉武帝刘彻(西元前156∼前87),在位时文治武功鼎盛。改变汉初以来沿用的黄老治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 雾会:喻众多的人、事物集聚一起。 (3) 石渠:西汉皇帝用来藏书的阁名。为萧何所造,位于长安未央宫殿北。 (4) 分争:分异争夺。
  3. 此处所列为「党同伐异」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党同伐异」意思是结合同党,攻击异己,原指学术上派别之间的斗争。汉初采黄老治术,主张无为和崇尚自然等政治思想,但自汉武帝刘彻执政后,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一时间儒学兴盛起来,学者经常聚集讨论,以致宣帝时召集诸儒在石渠阁讲论六艺。在评议《公羊》、《谷梁》时产生分歧,引发争论,以致有「党同伐异之说」。也就是观点相同的人结为同党,攻击观点和自己不同的。后来「党同伐异」演变为成语,用来泛指一切团体之间的斗争。
来源:成语典

《标同伐异》包含的汉字

  • 标(標)biāo树木的末端,引申为表面的,非根本的:标本。治标不治本。记号:商标。路标。标记。标志。标尺。标语。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标明。标题。标价。标榜(原为揭示、表明;后引申为宣扬、吹嘘)。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亦指优胜:锦标。夺标。对一项工程或一批货物,依照一定的标准,提出价目,然后由竞争厂商选择,决定成交与否:投标。招标。准的(d?),榜样:目标。标领(杰出人物)。风度,格调:标格。中国清末陆军编制的名称,约相当于后来的一个团;亦用作计量军队的单位:一标人马。标下(a.总督、巡抚、提督等称归自己管辖的军队;b.下级武官对长官的自称)。本笔画数:9;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11234
  • 同tóng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和,跟:同流合污。姓。异同tòng〔胡同〕见“异胡”。异笔画数:6;部首:口;笔顺编号:251251
  • 伐fá砍:伐树。砍伐。征讨: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伐。自夸:伐善(夸自己的好处)。伐智。不矜不伐。笔画数:6;部首:亻;笔顺编号:321534
  • 异yì不同的:异乎。异说。异常。异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异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异异邪说”)。异化。异性。异样。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分开:离异。异居。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异国。异乡。异类。特别的:奇异。异闻。异彩。奇才异能(特殊的才能)。奇怪:惊异。诧异。怪异。同笔画数:6;部首:廾;笔顺编号:515132
0
纠错